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染色馒头……在过去的2011年,一次次触动着人们的神经,让人们谈“食”色变,这也成为参加本次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认为,食品安全忍无可忍,严格监管刻不容缓,要像查酒驾一样查食品安全。
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地沟油到“染色馒头”,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百姓心中永远的痛。如何治理食品安全,让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像查酒驾一样查食品安全”是个不错的思路。
治理“酒驾”,法律越来越严,酒驾事件明显减少。事实证明,“治乱用重典”的方法和思路是对的,如果我们将同样的法律原则应用于食品安全,对食品违法者毫不姑息,不仅让其名誉扫地,而且一律追究其刑事责任,那些不法企业和商人还敢以身试法吗?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出在技术上,而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违法者为牟取暴利而欺骗消费者导致的,所以,重“罚”是很管用的方法。对于制造伪劣食品的企业和个人,一定要罚得他们没有能力再开张,或者不再给予营业资格,这样才能断了违法的念头。
目前,我国生产食品的企业有4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2.6万家,占市场的比例只有5.8%,有35万多家的企业都是10个人以下的企业。显然,这么多的生产经营企业,光靠职能部门的有限力量去监管,根本无法给人民提供可靠的食品安全保证。而且,按目前我国的监管体制,由多个政府部门监管食品安全,其中农业部门管种植、养殖,技术监管局管加工和生产,工商局管流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食品餐饮卫生……以上各部门看似各司其职,职责分明,其实不然。比如,沈阳的“毒豆芽”事件就有各部门互相推诿,上海超市的“染色馒头”同样如此。因此,“九龙治水”,多个部门管食品,难以做到安全监管的无缝衔接,反而会增加食品安全的监管盲点和降低监管效果。
食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更要靠食品生产企业,发挥第一责任人的自觉性,把好食品安全的这个第一道防线——生产关,对生产的食品的安全问题负起完全的责任。因此,要通过制定严格法律,让这些企业心存畏惧,自律守法,认识到食品安全是人命关天,比企业利润重要千万倍。假者图的就是个利,而我们现在往往又罚得不够狠,因此伪劣食品屡禁不绝。比如,一家食品企业生产伪劣食品被罚5万,但5万元根本刺不痛他,罚完款照样生产。再比如,某地的一个基层法院判决的一起销售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的案件中,4名主犯均被判了轻刑、缓刑。这样的判决,使得潜在食用含“瘦肉精”的肉制品的消费者,无法得到法律上的真正保障。
食品安全治乱需重典。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就能得到很好解决,群众就能吃上放心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