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里含有大约20%的豆油、40%的蛋白质和30%的碳水化合物。在打成豆浆后,绝大多数蛋白质进到水里。蛋白质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把豆油形成的小油滴包裹起来,使得它们可以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些蛋白质、油滴与水混杂在一起,就是豆浆。
要把豆浆变成豆腐,就要让蛋白质们打破孤单封闭的状态,互相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这个任务的东西,就被称为凝固剂。豆腐有南豆腐、北豆腐之分,正是因使用的凝固剂种类不同。
北方豆腐使用卤水作为凝固剂。卤水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和氯化钙,它们在水中都有很好的溶解性,加入豆浆中后能够快速作用,把豆浆凝成固体。凝结之后的固体中还有许多自由的水,把它们放在木匣之中,那些水会流失掉一些,最后形成比较“硬”的豆腐,这就是“北豆腐”或者“老豆腐”。
南方在传统上使用石膏来做凝固剂。石膏的化学成分是硫酸钙,它在水中的溶解性比较低,加入豆浆之后凝固的速度比较慢,但是质地比较均一。凝固之后的东西被称为豆花,还含有大量的水。把豆花放进木匣或者用布包裹起来,豆花失去许多水,变硬,才成为豆腐。最后形成的豆腐含水量还是比北豆腐要高,也就更“嫩”一些,这样的豆腐被称为“南豆腐”或者“嫩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