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妇联主席惠雅芳介绍,区妇联在2007年7月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在2010年3月又与徐汇区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工作联系,引入诉调对接机制。所谓诉调对接是指法院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合力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妇联人民调解工作室就设在区法律援助中心。
徐汇区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书记马纪云告诉记者,平时来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的人中,妇女大约占四分之三。建立妇联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妇女儿童多元化的维权需求,降低女性维权成本,在畅通妇女诉求渠道上谋实招。工作室在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有一人值班,由2名退休法官和40名在职志愿者轮流“坐镇”。
张培玲认为,引入诉调对接机制后,鼓励人们来工作室咨询、调解一些家庭琐事或者小矛盾,也是对法律资源的节约,“目前碰到比较多的是婚姻和房产问题”。她感到,中老年妇女是来工作室的“主力军”,而且有一些“共性”:“一是对法律了解不够,二是不知如何保障自己权益,三是不擅于收集证据。”因此,平时还要加强法制宣传,帮助妇女提高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
张培玲快下班时,又来了一位李女士。张培玲笑称,她已经是这里的“老面孔”了。李女士说,因为公房使用纠纷,从去年10月起跑了不下20次工作室。“每次过来咨询好回去再跟母亲、弟弟们讨论,讨论好发现新问题再来咨询,写好协议书带来修改,改好回去还要再讨论。”她说,志愿者们都很耐心且专业知识丰富,“无论什么问题都能给出很好的建议,非常值得信赖”。
“就是这样一种诉调对接机制,顺应了女性的特殊维权需求。”惠雅芳表示,相当一部分有维权诉求的妇女经济条件差、诉讼能力弱,导致“厌诉”、“惧诉”。妇联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妇女群众的诉讼成本,减少了财力、物力、人力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