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在这个属于所有孩子的节日期间,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们中的一些特殊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街头流浪儿童、服刑在教人员子女、艾滋病致孤儿童、残疾儿童、违法犯罪和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儿童……对这些儿童的关爱、帮助、教育育工作,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全社会十分关心,各地各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
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一组报道,反映各地、各部门对儿童中这一特殊群体的特别关爱,同时也就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提提出一些建议。
法制日报北京5月25日讯 记者陈丽平 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各地开展的省一级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品牌活动有60多项,共培训留守儿童代理家长315万名。
记者今天从全国妇联了解到,近几年,全国妇联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担负起协调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工作职责,着力强化政府主导,动员社会支持,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键要从制度层面着手。近年来,全国妇联每年都召开专题工作组会议,积极推进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政策措施。目前,中央文明办已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作为文明城市考核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出台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公安部门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许多地方把暂住证改为居住证。地方也出台了一批政策措施,如湖南、江苏等地把农村留守儿童特殊权益保护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细则和相关保护条例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为有效弥补留守儿童在亲情、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缺失,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关护网络,全国妇联指导各地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甘肃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百分之百覆盖行动”,在全省每个乡镇建一所留守儿童之家。湖北省发改委与省妇联共同实施了“留守家属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利用农村空闲场所建立托管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托管服务。安徽省政府从今年开始将在三年内投入2400万元,由妇联实施留守儿童托管机构建设项目。
各地、各有关部门还广泛开展代理家长、结对帮扶等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及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妇联积极实施小额信贷项目等,帮助妇女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许多地方确立了代理家长职责,编写了代理家长工作手册,加强对代理家长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