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深入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方案》,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同时,我国部分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一些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受到不同程度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不足问题突出。要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任务,作为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根基,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做好保护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在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系统性保护工程,提高保护工作的精细化、系统化、科学化水平。要深入开展调查评估和观测,掌握生物多样性基础状况和动态变化,积极开展保护和利用科学研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坚决整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加大生物遗传资源管理力度,规范采集、收集、研究、开发、交换、贸易等活动,确保提供方和利用方惠益共享;抓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各方面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合力。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分四种: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地保护,可以免去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人和自然都有好处。就地保护利用原生态的环境使被保护的生物能够更好的生存,不用再花时间去适应环境,能够保证动物和植物原有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