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粮食的连年丰收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但农业专家也指出,当前,一边是人们对粮食多样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一边是农业资源短缺矛盾的日益突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粮食供求将保持“紧平衡”态势。
据预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在700万左右;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多万;粮食的需求增量在200亿斤。与此同时,资源约束持续加剧。我国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
“更应看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每年还要减少耕地600万至700万亩。”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说,目前,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耕地的产出。
与此同时,中国粮食进口也呈较快增长之势。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粮食进口品种和数量都在增加,主粮供求格局已由“总体平衡、丰年有余”正逐步过渡到“紧平衡”。
“虽然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是由于我国耕地、淡水等要素绷得很紧,粮食产量增加赶不上需求增长、结构变化。”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说,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粮食需求继续刚性增长,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将呈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