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预付费式的会员卡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时尚。健身卡、美容卡、美发卡、就餐卡、洗车卡……持卡一族手中的卡五花八门。然而也正是这一张小小的卡引发烦恼不断,最近记者从北京海淀区消协了解到,有关预付费式会员卡的消费投诉日益增多。从这些投诉来看,当事人经常遭遇“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为何一张小小的卡引发如此的多烦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防不胜防的“消费陷阱”到底是什么。
案例一 消费者办理退款手续时才发现合同中有的已经明确约定不能退款。
2006年12月,李女士在北京海淀某美容院花800元办理了一张会员卡,办理的当天李女士做过一次美容。2007年年初,由于工作变动,李女士现在的单位离那家美容院很远,而且工作也比以前繁忙,如果继续去那家美容,李女士将会有大量时间浪费在路途中,这样一来,本来是轻松愉快的美容却变成李女士心中的一个负担。
为了不让自己每周奔波在单位与美容院之间,李女士打算和美容院协商,办理退卡手续。可当李女士去美容院办理时,却遭到拒绝,理由是合同中已经明确约定不能退款。于是,李女士找到合同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合同最后,她发现了一条“本卡一旦办理,概不办理退订手续”。李女士这才明白,这钱打了水漂了。
案例二 口头承诺持卡者拥有转让权,可实际上却无法兑现。
2006年7月,家住北京的消费者何女士为孩子在暑假办理了一张国际健身俱乐部的年卡,当时店员承诺该卡可以转让,当孩子暑假结束,该卡可以转给何女士继续使用。然而当何女士要求转卡时,却受到多次阻挠。无奈之下,何女士将该健身俱乐部投诉到北京海淀区消协。
案例三 有的健身美容会所常借“开业促销”为名预售健身卡。但售卡后却迟迟不能开张营业,当消费者提出退卡要求时,便以“即将开业”为由拖延退款。
2006年8月10日,家住北京海淀区的修先生发现单位附近新开了一家健身房,修先生看见健身房门口的广告打出“开业促销,优惠多多”。询问之后,修先生得知,健身房将于8月20日开业,只要是在8月10日至8月20日之间办理会员卡的会员可以享受6折优惠,也就是原本3000元的年卡,如果8月20日开业之前购买就只需要1800元。“太划算了”,修先生顿时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当即交钱签合同,剩下的就是等健身房开张了。
可是,一直等到8月20日,健身房没有任何开张的迹象,修先生问业务员,对方回答是“再等几天,内部还没有装修好”。
接下来,一等就是两个多月,一直到11月1日健身房始终没有开业,修先生几次要求退款,可对方的回答一直是“再等等,过几天就开张”。修先生准备投诉健身房,可翻开当初签订的合同发现,合同并没有约定开业时间,也没有约定健身房不开张的违约责任。修先生这才知道自己吃了哑巴亏,无奈之下将该健身房投诉到北京海淀区消协。
案例四 一些消费者在健身馆开业前办理年卡,商家称年卡有效期将从正式开业起计算,并承诺正式营业前通知消费者,但开业后未通知消费者。
说起自己办健身卡的经历,何先生显得很气愤:“这简直就是在欺诈!”
2006年3月11日,何先生花2000元在某健身俱乐部开业之前办了一张年卡,时间从正式开业起计算。由于他经常要到外地出差,俱乐部工作人员承诺正式营业前通知他。当天,何先生只领到了刷银联卡的票据,签订协议时,什么时候开卡的内容没有填写,工作人员说,等到正式开启健身卡时,由俱乐部为其填写。
后来,何先生由于工作繁忙,就一直没有去俱乐部,也没有得到任何来自俱乐部的通知。2007年刚过完春节,他到俱乐部咨询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俱乐部在2006年3月20日就开业了,他的年卡还有一个月就要过期了
何先生很气愤:“你们不是答应开业通知我的吗? 我连健身卡都没拿到,一次也没去锻炼过,怎么就要过期了?”他与俱乐部理论,但俱乐部一口咬定何先生早就开卡了。 一气之下,何先生将该俱乐部投诉到12315.
案例五 一些商家因经营不善突然停止营业,却不告知会员,也不退还剩余金额,一夜蒸发。
2006年9月,消费者张女士在某健身俱乐部办理了一张900元的健身卡,该卡的有效期为一年,即至2007年8月30日。
2006年11月的某个周末,张女士再次来到该健身俱乐部时,她吃惊地发现该俱乐部大门紧锁,张女士使劲敲门,无人应答,从门缝往里看,俱乐部空无一人,老板一去无踪,询问物业管理人员,都说不知晓。
没过多久,俱乐部门前陆陆续续来了几位该俱乐部的会员。“老板不见了?这么大个店怎么这样骗人?”一位会员一脸茫然。据了解,这位会员前不久刚来这里办了一张价值680元的会员卡,说是可以做8次美容,可她一次都没来得及做,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你这算是幸运了。前两天店里搞活动,我办了一张金卡,只用了一次,我的化妆品都寄存在这里了,这老板也太黑心了!”另外一位会员气愤地说道。一位会员看到店内的场景,怎么也不相信眼前的这一切。
“怎么卡还没有到期,他们就这样不再营业了呢?”张女士也十分愤懑,她不甘心这样被欺骗,于是将该俱乐部投诉到消协。
案例六 终身卡并不终身,换了店主,原卡不能在新店使用。
“3000元的终身卡,用了不到两个月,难道就成废品了?”家住武汉市的陈女士很是气恼。陈女士于2006年9月在家附近的某健身中心办了一张健身终身卡,她患有颈椎病,退休在家,时间比较充裕,因此一直坚持在该健身中心锻炼。
11月18日,陈女士再次来到该健身中心,发现健身中心门口贴了一张通知,上面写着:“自12月1日起,本中心开始店面装修。”陈女士原以为装修之后可以来继续锻炼,岂料几个月后,不光店面换了,店主也换了,新的店主不认陈女士的卡:“你的卡只能在原来那家店里用,也可以到其他的分店用,但是不能在我们这里用。”因为使用不便,陈女士要求退卡,而该健身中心以买卡是一次性消费为由,拒绝退卡,陈女士无奈之下,只好打12315投诉。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许多健身馆不办理计次卡和月卡,基本只办理年卡或二年卡,或者针对学生的半年卡。在办理年卡的时候再赠一两个月等。
如健身馆,年卡3600元,则平均每月300元;二年卡4800元,则平均每月200元。在这样的诱惑下,许多消费者便会觉得办卡时间越长越“划算”。
美容院则多以购买产品的方式拉长战线,如某美容院,凡购买护肤产品的客户均可长期免费享受高级美容师的精心护理,美容院的护肤产品种类繁多,基本都说是进口产品,有基础型、补水型、美白型、深度滋养型……
另外,记者从美发店了解到,美发卡优惠的高低同样取决于顾客“投入”的多少,如某美发店,一次存入500元的普通卡可享受8折优惠,一次存入800元可享受6.8折优惠,一次存入1200元则可以享受5.5折优惠,一般没有时间限制。而像洗车卡、洗衣卡等则按次计算,凭消费者购买的次数来分折扣等级。
投入越多越优惠,如此诱人,怎能不让人砰然心动?消费者还在犹豫,接下来,健身所的业务员会告诉您“健身有利于身心健康”,美容院的美容师则会提醒您“您的皮肤太缺水了,应该经常做一些护理,延缓皮肤衰老”。一听这些,想着一年算下来平均每月没多少钱,于是脑子一热,立即交钱签约。
拿到一张精致的小卡之后,消费者心中盘算着每周固定几个时间来消费。虚不知,计划不如变化,晚上下班后或者周末不是被工作就是被各种应酬所捆住,在去过一两次之后,那张精致的小卡早已被扔在一边。
2006年6月,齐女士发现自己的皮肤最近有些干燥,于是约朋友宋女士一起去某美容院做美容,本来只是想做一两次美容给皮肤补补水,可是进了美容院,她发现一切就由不得自己了。
该美容院的业务员很热情地介绍每个产品的用处,齐女士看着摆在面前的各种产品,补水、美白、瘦脸……让她有点眼花缭乱。就在齐女士将信将疑之际,业务员抓住她的心理:“您看您的皮肤多干燥啊,北京天气这么干,您应该经常给皮肤补补水,我们这里有很多顾客每周要来两三次,坚持一年下来,皮肤有很明显的改善。”
接着,业务员指着一位皮肤白皙的顾客说:“您猜这位女士的年龄?她今年都四十多了,可她的皮肤还保持和二十多岁时一样,她坚持在我们这儿做护理已经有好几年了。”
齐女士开始有些动摇,业务员紧接着说:“皮肤就是要趁年轻的时候护理,等它开始松弛的时候就晚了。而且如果皮肤一直处于缺水的状态,它就很容易松弛。有研究统计,因为北京干燥,北京大部分人皮肤都处于缺水状态,您现在开始补水还不晚。”
“而且我们是买产品送服务式消费,只要购买我们的产品,成为会员,我们将会提供长期的免费高级美容师的护理。”听完业务员的介绍,齐女士的心理防线早已崩溃,接下来只剩下签约交钱。
可是等齐女士做了两次补水护理之后,美容师就开始游说她购买新产品,该美容院几乎每周都会出新产品,每周齐女士去都会听业务员介绍店里出了哪些新产品,新产品如何如何能够改善皮肤质量。最后,齐女士选择放弃:“我宁愿放弃,也不再想去听对方唠叨。”
而齐女士朋友宋女士却陷入了“连环消费”的陷阱:“给您提供的只是基础护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您的肤质,我们这有专门的深层滋养套装……”一次在一个小时的美容时间内,宋女士不停地听到这样的“贴心”提示。
禁不住诱惑,宋女士又花2000元买了深层滋养套装。但是和齐女士一样,原来的产品还没用完,又有更好的产品出现,宋女士这才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连环消费的圈套。
除了拉长战线和连环消费等伎俩外,预付费卡吸引人入会的惯用伎俩还有很多,如以开业酬宾的名义,特价办卡;店庆答谢顾客,优惠入会或预付费卡低价增值;推出特价月,办卡享受折扣;以母亲节、妇女节等节日为由,低价促销;优惠老顾客,带人入会办卡享受折扣待遇等等。
采访中记者发现,消费者对预付费卡的中途放弃或加快消费的速度,无形中使单次消费的价格翻倍,并同时给商家提供了更多剩余空间再招会员。同时,预付费也是商家融资的一个手段。
以一张面值3600元的健身年卡为例,如每天去锻炼,一次的价格十几元。而一个消费者如果使用100次,那么一次的价格就上升到36元;如果只是用过几十次,那么一次的价格攀升到百元;而有的消费者开卡后只使用过一次,那么对商家来说就利润十分丰厚。
面对消费者遇到的这些烦恼,北京海淀区消费者协会投诉部戴主任提醒大家:
消费者在购卡时,首先要确认经营主体是否合法,是否超范围经营。健身俱乐部除了营业执照外,还需要卫生许可等前置审批。
第二,不要对经营者的“承诺”偏听偏信,办卡之前最好进行实地考察,确认没有上当受骗。
第三,要认真查阅“会员章程”或协议,对一些可能发生的变故另作约定,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此,7戴主任特别指出,消费者应该仔细看看会员卡的背面是否有关于中途退卡或者转让的约定,如果没有,应该事先和对方明确约定退卡比例以及转让权。一旦发生了纠纷,在与经营者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应尽快向消协或12315投诉,或向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最后,海淀区消协告诉大家,遇到店面更换的情况不用担心,如果原来的店面与消费者没有债权债务清单,新的店面不能拒绝继续提供服务。
据本刊记者调查,在对待预付消费引发的投诉时,由于缺少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只能套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带有普遍性的法律,调解难度比较大。
同时,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工商总局曾经于1998年颁布过《会员卡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虽然作出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批会员卡的发行,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会员卡发行、转让及相关活动进行管理;申请发行会员卡的机构,净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申请时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但是,由于《会员卡管理试行办法》仅仅是一个部门规章,而且其中的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实施效果并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