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问法,判断题型之后,我们如何去解题呢?(以选择符合文意的问法为例)
第一步,把四个选项依次去定位原文,找到选项在题干出现的位置。
如果选项的相关内容没有在原文中出现,即不是本文内容,无中生有直接排除掉;如果能够在文段中能找到相关内容,进入到第二步。
第二步,对比选项与题干的异同,看选项与题干说法是否一致。
我们在对比时如何保证又快又准呢?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陷阱"选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选项设错类型,帮我们去快速排除一些错误选项。(1)正话反说:选项表述与题干相反。如多变少、大变小、上升变下降等等。(2)混淆范围:扩大或缩小范围。(3)强加因果:选项把不具有因果联系的概念用"导致"、"使得"、"造成"等因果词相连。(4)绝对表述:选项出现"最"、"一定"、"必须"、"就是"等字眼。(5)偷换概念:整体相似,个别表述用词与材料不一致的概念词。(7)混淆时态:已经、过去、现在、未来。
接下来我们就以两道题目为例,来体会解题思路在题目当中的运用。
【例题1】社交恐惧症是焦虑障碍的一个重要亚型,其主要症状是害怕受到注视,例如害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不敢出门。害羞则是一种常见的人格特质,本身并不具有病理性。不过,绝大多数社交恐惧症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症状都会得到明显缓解,对于症状程度较轻的患者,应该首选心理治疗;如果患者因工作忙等原因不能或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则可以首选药物治疗,但将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才是治疗社交恐惧症最有效的方法。此外,大多数社交恐惧症患者都起病于青少年时期,所以预防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