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的公务员考试的考情来看(表1),判断推理部分中逻辑判断每年考察10道题目,除了2019年是不定选以外,2020年和2021年均为单选题。但是近3年的逻辑判断中每道题目的分值均为2分,可见逻辑判断占据判断推理的半壁江山,而逻辑判断中的重中之重则是论证,通常考察6~8题。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论证结构以及相关的解题技巧。
表1.2019-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考情
所谓论证,就是通过一些已知为真的命题,推导出某一个命题为真的过程。或者是说明某一观点后,通过一些数据、案例、试验等加以证明的过程。在整个论证环节中,一般分为论点、论据、论证方式。
论点是这篇文章核心的观点或者作者的主张。一般题干中出现"认为、以为、因此、所以、建议、说明、结果"等这些关键词后面紧跟的观点。如果题干中没有一些明显的关键词,则需要根据行为脉络进行判断,一般汉语的行文脉络为总分、分总、总分总。所以题干中的首句或者尾句通常是论点,使用这种找论点的方法称为"首尾句原则"。
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成立的依据,通常是一些数据、案例、试验等,往往是紧跟论点的某一句或者某几句话。但需要注意,不是题干中除论点以外的都是论据,也可能是不能起到证明论点成立作用的背景材料。
论证原则是为了保证论证的严谨性和具有说服性所必须遵守的原则。这里我们强调最为好用的原则鈥斺��"话题一致"原则。所谓"话题一致"是无论在加强还是削弱题目中,正确选项必须始终围绕着该论题进行论证,否则就会犯"偷换论题"等逻辑错误,而起不到加强或者削弱的作用。
"话题一致"什么时候用?当分析完题干中的论点和论据之后简单做个判断。如果题干中论点和论据说的主体和事件一致,或者题干并没有明显论据只有单一论点时,此时需要重点看选项的话题是否与题干的论题是否一致,不一致的排除即可。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讲解。
【2020-陕西】最新研究显示,常喝绿茶有益心血管。研究者对十万余名参与者进行了为期七年的跟踪研究。参与者被分成两组:习惯性喝茶者(即每周喝绿茶三次以上的人)和从不或没有喝绿茶习惯者(即每周喝绿茶次数不到三次的人)。研究者发现,与从不或者没有喝绿茶习惯者相比,有喝绿茶习惯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低20%,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低22%。
A.与常喝绿茶的人相比,从不吸烟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低14%
B.绿茶中含有的黄酮醇类,具有预防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的作用
C.绿茶中的儿茶素和多种维他命成分,可有效延缓衰老,预防癌症
D.习惯喝绿茶组的参与者其年龄普遍大于无喝绿茶习惯组的参与者
首先确定论点和论据。根据题干中首句"研究显示"确定论点为"常喝绿茶有益心血管"。论点后面紧跟着的一组实验即为论据。"与从不或者没有喝绿茶习惯者相比,有喝绿茶习惯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低20%,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低22%。"
然后简单做个判断:论点和论据谈论话题一致,均为"喝茶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最后辨析选项:
A项:喝茶与不吸烟者得病风险对比,与"喝茶与心血管病"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绿茶与黄酮醇之间关系,以及黄酮醇可以预防血液成团。话题一致且具有解释作用,因此可以加强。
C项:绿茶与衰老、癌症的关系,与"喝茶与心血管病"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喝绿茶参与者组年龄组成,与"喝茶与心血管病"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以上就是利用分析论证结构,利用"话题一致"原则排除错误选项过程,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