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题目一直是逻辑判断部分题量占比比较大的一类,在做题时,在题型上可分为一般类和因果类,但是在做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一定只能根据分类用某一种方法做呢?
不是的,方法不是唯一使用,即使知道题目是因果类,但我们也是可以用一般类的方法分析的。比如我们下面的这个例题,我们把两种方法都对应着一起分析。
【例】英国一项研究发现,人只要在每餐饭前半小时喝一杯500毫升的水,并坚持3个月,体重就能减轻2至4公斤,研究团队邀请了84位超重的成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41位被要求在餐前喝500毫升水,另外43位则照常生活,3个月后,团队发现三餐前喝水的人,平均体重下降了4.3公斤;而餐前没喝水的人,平均体重只下降了0.81公斤,研究人员说,没有喝水的那组人,"平均运动量"比餐前饮水的人更高,这说明餐前喝适当的水真能减肥。
首先题目中涉及到实验,实验题要注意一个问题,实验中根据变量的变化,得到实验数据的不同,最后总结得到实验结果。
在此题中,餐前是否喝水是实验中的变量,最后根据两组人员的平均体重下降情况得到结论:这说明餐前喝适当的水真能减肥。
那我们分别用一般类和因果类的方法来对应着分析选项。
在这个选项中,从一般类的角度看就属于"增加反向论据",餐前喝水的那组人,在实验过程中其实就有两个因素在影响体重,一个是喝水,一个是还注意控制饮食。那就说明不能准确说明平均体重降低多是因为餐前喝水了,也就质疑了"餐前喝适当的水真能减肥"结论的准确性,所以是反向论据,是削弱作用。
从因果类的角度看就属于"另有他因",根据题干中,餐前喝水是原因,减肥是造成的结果,那控制饮食就变成了一个影响结果的其他原因,也是削弱了题干因果之间的联系。所以A项排除。
这个选项中体重减轻的只是个体的体重,但个体减轻的这4公斤能否影响题干中"平均体重"的降低,是不明确的,"个体数值"和"平均值"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所以这个选项是一个无关选项,那我们就直接排除。
在这个选项中,从一般类角度来分析就属于"补充前提",除了喝水其他情况都一样,就保证了实验中变量的唯一性,也就说明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所以是加强作用。
从因果的角度来分析就属于"排除他因",排除了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也是说明了"餐前喝水"是实验中唯一的变量,说明实验过程是科学的,结论是准确的,所以是加强结论。
在这个选项中,是在就餐中喝的,但是喝的这些汤和饮料是否会影响体重平均值的下降情况,是不知道的,所以这个选项是一个无关选项,那我们就直接排除。
所以,通过这个题目中的A和C项的分析,大家就可以看出,论证中的一般类和因果类的方法,并不是绝对唯一的只能用哪一种,它们只是我们理解时候的角度不同,但是其实两者是有联系的。
在做题的时候,不是说因果类的题目就只能用因果类的方法来做,要是你觉得用一般类的方法做也挺好分析的,那就用一般类的方法也是可以的。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选一个自己觉得好理解的角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