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教师的思想沟通工作。教师是"课后延时服务"的主体,教师的支持度和参与度决定了课后服务的有效落实以及落实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宣传,让教师们深刻理解课后服务这项政策,认识到这项政策的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项政策的施行中。
二、保障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利益。要完善课后服务补贴制度,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科学设计课后服务的补贴标准,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进行补贴,从而切实保障参与教师的合法权益。
三、科学设置课后服务的时长。延时时长应因地制宜,一地一策。课后服务的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的下班时间相衔接,确保家长在下班时间能够接送学生。同时,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情况的家长,学校也应该制定适当延长服务时间的相关规定。
四、保证课后服务的服务内容质量。课后服务内容,一方面要符合学生减负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学校要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设置多样性的课后服务项目。比如,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补差,提供丰富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等方面的内容。
五、做好课后服务的监督工作。课后服务是满足便利家长、促进学生多元化、平衡化发展的一项举措,要严防一些学校或教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等行为。因此,要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动态监测和督导检查工作,切实推动课后服务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