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苏先生为到中东某国驻华大使馆工作,特意找了一家劳务公司办理相关手续。在双方未签订任何书面协议的情况下,该公司仅凭口头介绍就把苏先生安排到了使馆工作。今年3月,苏先生在上班途中被汽车撞伤,住院治疗花了4万多元。
因使馆否认苏先生系其正式雇请人员,象征性地支付一些费用后不再管他。苏先生不得不与劳务公司洽谈赔偿事宜,可是公司拒绝赔偿。
从相关资料看:大使馆每月将苏先生的劳动报酬付给该劳务公司,该公司扣除部分所谓中介服务费后,再把剩下的钱支付给苏先生作为工资。
苏先生认为,他就是该公司的派谴员工,与公司构成了事实劳动关系,但是,劳务公司不这样认为。
苏先生想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但这样做时间长、程序复杂,于是便找到司法所介入调解。调解员陈女士了解全部案情后说:“苏先生的一系列做法表明:他一开始就接受了该劳务公司派遣和管理,并从该公司领取工资,双方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因此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
劳务公司辩称:劳务公司与苏先生的关系充其量只算是中介服务合同关系,毫无劳动关系可言。
对此,陈女士表示质疑。首先,该劳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只有劳务派遣,而无中介服务一项,故其只能与苏先生建立劳务派遣关系,其以中介服务费的名义从苏先生的劳动报酬中扣取费用是非法的。
再者,《劳动法》规定: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必须是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不包括外国驻华代表机构。使馆属外国驻华代表机构,其聘用中国雇员,应由专门的外交人员服务机构派遣。而该劳务公司无权向大使馆派遣员工,其与苏先生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经辨法析理,劳务公司最终认同了陈女士的主张。经协商,该公司同意参照工伤赔偿标准,向苏先生支付医疗期工资、工伤津贴、劳动能力鉴定费等费用。
本案中,认定苏先生是否属于劳务派遣人员是定案的关键。陈女士说:所谓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将该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其与劳务中介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务派遣单位必须与劳务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而劳务中介组织主要是向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并收取一定的劳务中介费用,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通常,在劳动者未与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可认定与用工单位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但是,在劳动者工资由职介机构发放且劳动者对此未提出异议的情况下,如果该职介机构与用工单位存在劳务派遣口头或书面协议,且职介机构亦有劳务派遣业务资格的,可确认为劳务派遣,认定劳动者与职介机构形成劳动关系。
本案提醒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要注意劳务派遣机构的资质。若其无资质而派遣,该派遣行为是无效的,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也无效。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任何费用。(午报记者 赵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