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考公,当时做这个决定很容易,但是备考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在网上买了"申论"和"行测",正式开始备考,目标2017年11月。刚开始,看着两本"申论"和"行测"觉得还行,书不是很厚,也没有觉得比高考难,自己多花点时间,应该没问题。先预习"行测",从前一直看到尾: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常识判断等,看起来挺顺利的,问题也不大,虽然会遇到一些不会的题,但看看解析,也没多大问题。
但没想到遇到的大问题在"申论",每当翻起"申论"头皮就发麻,比当初写高考作文难多了,说起来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学文科;听"申论"视频课程,感觉是在听天书,很难聚精会神的听,基本上是没半小时就昏昏欲睡。
毕业四年后,基本没有看过书,"行测"全靠打出打下的基础,"申论"就很明显是基层不牢。在这种情况下,压根就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效果。很明显,第一次国考,在乌泱泱的国考大军中,铩羽而归。
出的成绩两科分数虽勉强都能过60分,比自己期望的分数偏低很多。这一次的失败不算打击,毕竟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2018年过完春节,找了份工作,保证自己有份收入,能应付家里日常开销。8月,开始了第二次备考。
备考前的几个晚上,自己跑到角落开始深刻的反思,连续几夜都这样。我妈都怀疑我魔怔了,担心是不是出啥毛病了,我虽说没事儿,但我妈却时刻吊着心,直到我拿起"行测"和"申论"开始看书的时候,她才放下心来,说话也高兴,笑声也爽朗。
我在蹲角落的时候,想到自己并非应届生,在大学也没入过党,更不是研究生,考试岗位也有很多限制,要选择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岗位,也考虑到会计专业,这样排除下来,报考对应的岗位:财政,税务,审计等,同时这些岗位报考的人数较多,竞争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心里也是犯嘀咕,要不要报个冷门岗位,能考上是再好不过了。最终经过几晚的思想斗争,还是冲冲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岗位。同时也做最坏打算,如果再考不上,以后怎么办!作为家里壮丁,也要考虑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