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社会保险、工资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理顺和规范电力企业的工资分配行为,调整电力企业的工资分配结构,克服工资分配中平均主义的不良倾向,充分发挥工资的保障、激励和调节功能。同时,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认真贯彻中共十五大关于"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工资分配形式。把工资分配与资源配置、人才知识、企业经济效益差别和职工劳动技能差别等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除弊兴利,努力建立符合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基本工资分配制度。
3、坚持工资分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劳动差别紧密挂钩的原则。
4、坚持基本工资分配制度与电力企业体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配套衔接、同步进行的原则。
5、坚持国家电力公司对各电力集团公司、直属省电力公司的工资总额实行宏观调控的原则。
1、国家电力公司所属发、供电企业中的生产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
2、国家电力公司机关及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院、校和科研单位。
第五条 国家电力公司所属发、供电企业中的其他人员(如检修、试验、用电管理人员等),可暂按本方案实行。待相关的其他基本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再改按有关改革方案实行。
第六条 改革电力企业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为"岗位等级工资制",原岗位技能工资制中的技能工资并入岗位工资中。
第七条 岗位等级工资制共设十九个岗级。一岗最低,十九岗最高;每一岗设十二个薪级,一薪级最低,十二薪级最高。
第八条 为体现工资分配应向生产责任重、条件相对较差的岗位适度倾斜的原则。发电企业的燃料运行、汽机运行、锅炉运行、电气运行和供电企业的变电运行及各级电力调度等岗位,其岗位工资在现标准的基础上,乘以系数确定。
第九条 岗位等级工资制实行后,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物价性补贴并入新工资标准,企业自行建立的部分津、补贴应予取消,停止执行。
第十条 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必须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相互衔接,配套进行。各归口管理单位(包括各电力集团公司、直属省电力公司、各直属院、校和公司属其他实行本工资制度的单位等,下同。)应在三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建立与创建社会主义一流企业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内部机制,真正引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选优上岗的竞争机制。
第十一条 各单位都必须认真持久地进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防止图形式、走过场。未进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单位,不能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
1、各归口管理单位应建立由主管领导、工会、劳动人事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班子,在落实国家电力公司关于网省电力公司组织机构改革指导意见要求的基础上,组织、指导所属企业落实"定编、定员、定岗、定责"的四定工作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2、各归口管理单位应对所属同类型企业统一主要岗位序列、统一岗位规范、统一岗位级别的工作。
3、各基层企业须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岗位层次及各岗位的岗位规范,同时须建立健全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
4、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数年来,岗位劳动因素已部分发生变化。因此,各归口管理单位应对原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时的岗位测评和岗位归级进行合理调整,必要时应对劳动岗位进行重新评价。
5、基层企业的"四定"工作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必须经省公司公司验收合格后,方可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
第十二条 为便于操作,新老工资的过渡可采用"座标套入法"即:对现已上岗工作并已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职工,以其技能工资(横坐标),对照相应的岗级(纵坐标)即为该职工新的岗位工资。其中:
1、对高技能工资而在低岗位工作的职工,套入相应岗级最高薪级后仍有工资余额的,其余额部分暂予保留并逐步冲销。
2、对低技能工资工资而在高岗位工作的职工,无法套入相应岗级最低薪级的,仍按低该岗位最低薪级套入。如增资过高,应采取分年度兑现的办法处理。第一年兑现额不超过于70元,第二年兑现额累计不超过120元,从第三年起全额兑现。
3、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在实习期内的,仍执行见习生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