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劳动力供给紧张;经济低迷,劳动力供给则过剩,似乎已成为这些年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基本轨迹。时下,正逢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回暖时期,不少地区又在惊呼“用工荒”。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中出现的问题,其实是产业发展问题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反映,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问题的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和根本性的解决路径还要从产业基础入手。
只要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升级转型,周期性的人力资源供求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
产业发展决定人力资源需求。高科技产业必然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与之匹配,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需要普通劳动者。特别是相当多的以获取加工费为目的的加工企业,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自然会随订单的变化而起伏波动,订单来了往往显得人手不够,订单没有了则人员过剩。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的人力资源“两头紧缺现象”———即普工和高级技工紧缺,主要还是分布在一些对普通工人需求量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是这种产业基础下的人力资源市场状况的反映。
首先,低端的特别是以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承受的提高员工待遇、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能力非常有限。受国际市场竞争压力,低端的以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的获利空间狭窄,必然出现一边是企业感叹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幅度已经很高,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人员难招;一边是劳动者抱怨企业抛出的“绣球”缺乏吸引力,工资待遇太低。
其次,缺乏稳定发展预期的“订单型”企业难以在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方面有大的作为。相当多的缺乏稳定发展预期、靠订单过日子的加工型特别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其发展模式限制,生产的短期性决定了管理的临时性和多变性,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发展规划,难以在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现新的能产生足够吸引力的“突破”,在新生代劳动人口不再是无限供给的客观现实面前,其对人力资源的拉力当然有限。
最后,产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决定了人力资源需求的区域差异性。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决定该地区的人力资源需求并引导人力资源的走向。我国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悬殊,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是吸纳非农就业最多的地区,在现有条件下,大量的农民工是“入城但未生根”,距离带来的是劳动者每年大规模的异地迁徙及其巨额的就业成本。在信息、成本和规制的多重约束下,结构性矛盾就成为隐藏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顽症”,因时而发,表现各异。
改变经济发展对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径依赖,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
治标还需治本。人力资源配置的矛盾必须从产业发展中寻求解决思路,以产业优化促进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化,并通过深化改革,以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化推进产业优化。
第一,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为劳动者创造更多更加“体面”的就业岗位。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加大对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的扶持力度,培植自有品牌,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于广东而言,还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企业适时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既提高就业岗位的含金量和技术层级,又增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并激励企业和劳动者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广东企业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推进产业布局的科学化,缓解人力资源配置的区域性矛盾。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必须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战略高度,改变经济发展对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径依赖,进一步加快低技术偏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步伐,加大对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必须创造条件,推进规制改革,建立良好迁移生态,有步骤地适度推进农民工“进城生根落地”,维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宜的稳定的人力资源量,降低人力资源配置成本,缓解人力资源配置的区域性矛盾。
第三,在产业优化中促进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的科学化。产业的优化意味着结构合理、布局恰当、行业选择科学的过程。其间,必然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并引导人力资源跟随产业布局调整有序流动;企业也将增强改善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的实力,并将更加重视软环境建设,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为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的科学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