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李岚局长说,丰台区转移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动力”不足: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动力不足。农村社会保障待遇的提高、“瓦片经济”的影响,交通不便、成本较高等因素使村民宁愿选择被“养在”集体经济组织中,也不愿意外出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动力不足。城乡就业政策差距、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缺乏基本技能、就业期望值高、用工成本增大都影响和制约的企业用工积极性重要因素。因此,解决好“两个动力”不足的问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减轻村集体负担,实现丰台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
近两年来,丰台区积极探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方法,通过实施“整体输送”、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等方式,帮助1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整体转移就业。
今年4月8日,丰台区发布了促进就业的系列政策,如今该区已逐步形成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为主,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社区灵活就业为补充的、多渠道的城乡一体化就业格局,促进了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劳动者充分就业。
丰台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两个动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从调动农村劳动力、企业和村就业服务组织积极性三个方面入手,采取“整体输送”模式,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有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近年来,丰台区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注重对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国家重点项目的引进、扶持和服务,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给予了扶持,如王佐镇在得知公交公司选址建设公交总站的信息后,积极与企业联系,在占地、建设等方面给公交公司提供了多方面的优惠,使321、458、459、983等6条公交线路的总站落户在王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政府还出台优惠政策,对企业招用农村劳动力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规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给予5万至20万元不同程度的奖励,这些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调动了企业用工的积极性,为实现“整体输送”农民就业提供了条件。
北京市富园行劳务有限公司是丰台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该企业负责人佟明春告诉记者:“过去,由于核算成本,很多岗位都招的是外来人员。比如保险,如果招本地人,每月的保险费需500多元,而如果招外来人员,只需要50元。”他说,外来人员由于流动性大,对岗位工作也有不利的一面。今年丰台区出台的政策对于招用本地人员给予了不少鼓励,我们企业就加大了本地人员的招用力度。
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特别是结合农民长期形成的相信组织,依靠、依赖组织的习惯。
丰台区加大了对农民就业的组织力度,实现了“整体输送”的五个统一:统一与企业协调用工条件和待遇,建立集体用工合同,减少农民的顾虑;统一组织报名,以村为单位,通过宣传发动,引导性教育,调动农民就业积极性;统一开展技能培训,实施校企合作,推广用人单位出订单、培训学校下菜单、政府投入来买单的“三单”模式,企业提出岗位标准和要求,与培训机构签订定岗培训协议,培训机构把村民组织起来,按照企业用工要求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0%的,按每人 2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统一组织培训后的农民进行考核,通过参加用人单位考核招聘实现就业;统一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农村劳动力上岗后,丰台区劳动保障部门和村委会继续进行跟踪服务,掌握村民就业后的基本情况,配合企业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为了进一步降低农村外出就业的成本,丰台区对河西及偏远地区的农民还实施了交通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民给予每月50元的交通补助,目前有3869名外出就业的农民享受了补助。同时,全区大部分行政村也都建立了鼓励村民外出就业的政策,根据各村经济条件的不同给予每人每月400—800元的外出就业补贴,进一步调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
近年来,丰台区在全区68个行政村建立了以村委会主任为站长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配备专、兼职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管员200余人,对每个工作站给予每年6000元的工作经费补助,并按每成功推荐1名农村劳动力就业给予200元的奖励标准奖励工作站。这些措施调动了各村组织发动农民就业的积极性,组织化程度逐年提高,为实现“整体输送”农民实现转移就业打好了基础。
丰台区采取“整体输送”模式,通过调动企业、农民和农村就业服务组织三方积极性,改变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信息不灵、成本较高、就业不稳定、权益得不到保障等制约因素,形成了挖掘岗位、劳动力选配、技能培训、动态管理、跟踪回访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几年来,按照整体输送模式,丰台区成功打造了一批以“环卫村”、“公交村”、“乘务村”为典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品牌,帮助1万余名劳动力转移就业。
花乡看丹村利用“道路联片承包作业模式”,依据保洁作业量将农村道路保洁工作承包到村,吸引了村民加入环境保洁作业队伍,利用村民人熟、地熟优势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质量,并缓解了因外地临时用工短缺而导致的环卫作业人员不足的矛盾,帮助580余人走上工作岗位;王佐镇庄户村地处偏远,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就业一直是个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积极与公交公司联系,为企业建设公交总站提供便利,企业进驻后与村里签订了村民就业协议,提供了司机、乘务员等岗位帮助村民就业。通过培训、推荐,庄户村及周边1500余名农村劳动力成为了公交司机、售票员,同时又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