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求职公寓”是否会让农民工趋之若鹜?是灵丹妙药还是标新立异?是将昙花一现还是将一往无前?
“我在这里白吃白喝白住好几天,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要不我给你们钱或者帮求职公寓干点活吧。”
“免费找工作,免费吃住”的承诺,乍一听让人觉得不太真实。毕竟,中国既不是高福利国家,也没有迈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阶段。虽然心里有所预期,但是宿舍里全新温暖的被褥、美味可口的一日三餐、亲切和蔼的工作人员仍然让谢丽波感觉客至如归。“这里所有的都是免费的,我唯一要做的,就是根据求职公寓提供的招聘信息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
“24小时求职公寓”的前身是西青区就业培训中心,借助就业培训中心的楼房、食堂、工作人员等现有资源,这所完全靠政府买单的求职公寓应运而生。因为这里汇聚了开发区所有企业的招聘信息,技术工种的工人只要不挑不捡,找到一份工作简直易如反掌。
西青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柳瑞珍告诉记者,求职公寓与开发区内的企业形成了有效的对接,应聘的成功率高达97%。男工在求职公寓住一般不超过三晚,女工更是稀缺资源,基本上住一晚后就被单位接走。
然而,谢丽波是一个例外。她有大专学历,又怀揣会计证,希望做办公室文职工作或者从事财务的老本行。因为有曾经在泰州的高工资做比照,她并不愿意轻易低就。
已经是住进来的第四天了,谢丽波陆续和一些企业进行了面谈,但是仍然未果。焦急万分的同时,她又产生了强烈的愧疚感。“我在这里白吃白喝白住好几天,住宾馆最少也要几十元一天吧。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要不我给你们钱或者帮求职公寓干点活吧。”
求职公寓主任黄文森宽慰她,让她集中精力找工作。毕竟,“免费”是“24小时求职公寓”的一个重要标志。想来混吃混喝的人是少数,有那么个别的,求职公寓就给些路费让他们去其他地方。求职公寓服务的目标和绝大部分外来工的愿望是一致的,就是大家都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
细节决定成败。“24小时求职公寓”的出现,为形成供需对接的良性循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3月底,“24小时求职公寓”为企业招聘到7631人。而今年,蒙延禄通过求职公寓招入麾下600余人。“如果没有求职公寓,难以想像我们企业的艰难处境。”
成立初期,“24小时求职公寓”迎来外来工求职高峰期,每天有一二百人蜂拥而至。三月中旬进入求职淡季,外来工虽然仍络绎不绝,但是人数降至每天二三十人。
待遇好的企业已经从“招工难”中涉险过关,它们的工人资源早已饱和。黄文森告诉记者,韩国三星公司落户于西青,开发区内不少企业都是为它提供配套服务的。西青区熟练工人的平均收入为2000元左右,而三星公司的薪酬高达平均2500元以上。所以,即使附加了苛刻的应聘资格,即使在劳动力最为紧缺的低谷期,三星公司仍然应者众多。“剩下的仍然缺工的企业,大部分待遇水平不太高。这种企业在任何时期对于外来工都缺乏吸引力。”
“招工难”,每年都会定期季节性发作。几年的斗争经历使得柳瑞珍对于“招工难”的规律了如指掌。每年的春节期间、秋季十月左右都是招工最为困难的时期。外来工一般在春节前、秋收时节会有工作上的变动。在正月十五以后、秋收结束以后,随着外来工返城数量的增多,“招工难”会随之迎刃而解。
虽然今年平稳着陆,但在以后的“招工难”浪潮中,“24小时求职公寓”会不会不堪重负?柳瑞珍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抛开硬件设施和管理人员工资,求职公寓的成本主要是吃饭开支和水电费用。求职公寓的床位为398张,为外来工提供的餐费标准为每天12元左右,这部分支出成本并不太大。开销最大的是水电费用,因为属于商业水电性质,一年光这一项就需要支出20万元。所以,求职公寓方正在和开发区政府协商,希望公益性行为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比如水电性质改商还民。
“24小时求职公寓”成立至今仅为两个月,这个新鲜事物靠着口口相传的效应开始风生水起。柳瑞珍指着求职公寓后院告诉记者:“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希望知道求职公寓的劳动者越来越多。财政拨款再怎么样都要挤出求职公寓的经费。你看,我们又投资20万元修建了一个太阳能浴室。这表明了我们坚持走下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