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汇聚70000多份人才档案,我们的优势何在?记者向人事档案管理中心主任冯啸东提出此问题时,他说:“主要是服务功能全,能为存档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这是最实际的。现在包括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在内的社会保障业务已在中心建立起来,我们的服务项目正趋于完善。冯主任向记者列举了档案中心目前开展的一系列业务,在此特将主要项目向读者作一简单介绍。
──因私出国政审:这项业务开展较早,存档人员因私出国,不论是自费留学(进修),还是探亲、访友、旅游、出国就业、培训考察等,均可持个人材料和境外材料向档案中心出国出境科申请因私出国(境),政审后,申请人即可持有关材料直接到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出境证件,政审自申请之日起一般是4个工作日即可交付材料,如您着急办理,还有24小时加急业务。
──代办涉外公证:档案中心是北京市公证处对外代办单位,可直接代办涉外公证书。
──职称评审:存档人员凡是符合条件者,均可向档案中心申请职称评定,至今已开29个系列。
──工资管理:包括大学毕业生转正定级,档案转出时的工资核定,军队转业干部的地方工资认定等。
凡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无论其性质如何,均可持证件材料到档案中心开户进行集体委托存档。
──接收非北京户籍人员档案:这是自今年6月开始的最新存档业务,存档条件为必须是在档案中心集体立户存档单位的聘用人员,且须有中专以上学历或是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此外,对符合条件的夫妻两地分居在京一方存档人员为其配偶申请办理调京手续,今年3月份还为存档单位开展接收符合条件的非北京生源大学毕业生调京业务,开展了对外地应届毕业生存档业务。
据冯主任介绍,至今在档案中心立户的单位已超过4800家,自1993年开展职称评审以来,已累计为存档人员进行职称评审3881人次,办理因私出国和商务出国政审总计为24500人次。
谈到这支庞大的存档人员队伍,冯主任抑制不住由衷的喜悦:“我中心存档人员素质相当高,这70000多人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0%以上,都是技术骨干,大部分年25-35岁之间,这是个大人才库,怎样从中挖掘人才资源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
他还谈到目前的一些具体打算: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服务内容。去年10月正式开展业务的雍和宫档案中心分部还将继续拓宽服务功能,并打算在那儿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业务。再过一段时间将实现档案中心的计算机管理,从而在信息管理的办公自动化上上一个台阶。今年出现一个好的势头,原先概念上的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始进行用工制度改革,将人事管理推向社会化管理,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将配合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档案的转移及转移后的社会管理工作。档案中心将继续扩大规模,并加速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据悉:从6月份开始,档案中心接待科对外中午连续办公,在服务上还将为存档人员提供更多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