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富余人员和下岗分流职工的就业安置问题。要通过三改一加强,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占有率,进而扩大生产规模,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企业在实施兼并时,兼并方要按照岗位需求,优先安排被兼并企业职工竟争上岗,避免过多的人员失业。破产企业,要本着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可能运用改革和市场办法盘活厂房、设备、场地等存量资产,实现职工再就业。
2.进一步完善落实有关政策,鼓励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其成为扩大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这是我省一大优势。各地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依托现有基础和条件,立足国内国际大市场,选准主导产品.重点扶持,集中发展,力求创出品牌,形成规模,以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型服务业已经成为当前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极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服务、生态环保、旅游信息、文化体育等服务产业,进一步挖掘就业的潜力,努力把三产特别是新型服务业培育成主要的就业增长点。
4.大力发展非正规组织就业。推行非全日制、季节工、钟点工等就业形式和弹性工作制,认真研究制定适应非正规组织就业和弹性就业的工资分配、劳动关系调整以及社会保险衔接等相关政策,为实现多种形式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5.坚持城乡就业统筹。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开展科技、信息、咨询、商贸、运输等服务,就地就近转移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扩大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输出,抓住国家实施酉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开拓劳务输出新途径;努力开辟境外劳务输出渠道,通过国际劳务合作和承建项目,不断扩大输出规模;积极组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跨地区流动就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