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磊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升级,最初只依托线上用户互动交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正采取跨界融合的方式,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使得一些地区客户即便没有银行网点、ATM机具,也能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完成非现金交易。“互联网金融轻营业部、轻网点的特点,为金融机构带来了低成本优势,与此同时,客户无需购买新终端,只需在手机等终端设备上附加功能即可,也大大控制了用户的使用成本。”陆磊说,降低交易成本是推动互联网金融渐进式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宜信CEO唐宁看来,农村互联网金融正面临大的机遇。首先,技术的成熟和数据的积累使得互联网金融服务于农户成为可能。其次,更多的80后、90后农户已经使用互联网,他们更多依赖网络获取信息、消费和社交。可以说,农村金融在近几年出现了历史性的破局机会,正是移动互联网的贡献。
然而,中国的农业问题复杂,南北差异大,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机构相对滞后的矛盾尤其突出,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陆磊认为,很难用一种农村金融模式覆盖全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要发挥金融产品的创新性,发展差别化的金融服务、线上服务,“发达县域提供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不一定适合传统农业地区,不是干一单就适用全国的概念”。
针对“互联网将颠覆传统金融”的观点,陆磊表示,传统金融机构“以客户为中心”和互联网企业“以用户为中心”的两种理念以后会相互融合。双方都会发生改变,而不是说谁吃掉谁、谁颠覆谁,关键要看谁更能适合所覆盖地区的农村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