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暖之际,多位资深市场分析人士也认为,债市风险总体可控。
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宏观策略总监徐小庆认为,尽管当前中国信用债的违约企业背景有所扩大,但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这与供给侧改革主动淘汰落后产能、打破刚兑预期的方向一致,多为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而非无序违约。截至目前,提示违约风险的债券规模仅占信用债总量的0.3%。
“不应过度夸大目前的债务风险。”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研究员曾刚也表示。根据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2016年第一季度美国非金融企业债券违约共计23起。美国投机级债券违约率从2015年四季度的3.2%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4.1%,并预计在今年年底将攀升至6.0%。与国际成熟市场的违约数据相比,我国债券市场的风险事件并不多,不应对此恐慌。
政府、监管机构和债市自律组织打出“组合拳”,也为守住风险底线加了一道保险。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国资委决定由诚通集团对中国铁物实施托管,“14宣化北山债”“14海南交投MTN001”取消提前还债、山西省政府计划为煤企发债提供财政增信等一系列举措显示信用风险已被部分缓释,监管层正在努力防范金融风险。
违约事件处置也在有序推进。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至今年3月底,我国债券市场累计发生50余起信用风险事件,其中近一半的风险个案都通过市场主体自主协商、担保机构履约代偿等市场化方式化解,其余一半则在各相关方参与下进入包括司法程序在内的后续阶段,通过各种方式妥善处理。
截至2016年3月底,中国债券存量总额为53.8万亿元,规模已经超过A股总市值。分析人士指出,与股市相比,债券在企业融资中作用更为重大,如果债市利率以及资金出现波动,对于企业影响更为直接。债券市场实现“有序违约”、守住风险底线,对“三去一降一补”五大经济任务的实现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