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告平台自身的架构来看,平台的转化升级主要涉及流量资源、数据能力、产品能力三个方面。
手游买量市场2.0转变,首当其冲的必然是流量资源的升级。
传统流量的带量能力毋庸置疑,无论是榜单、排行榜或者是商店的编辑推荐,都能够给用户带来非常多的内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都是用户被动接受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对于用户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在社交平台上,用户更乐于接受由朋友带来的原生内容,近年来《旅行青蛙》、《恋与制作人》等游戏相继在社交平台上走红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因此,在流量吃紧的当下买量市场,除了短视频、小游戏等新兴的流量之外,还能够被挖掘的地方,大概就只剩下大大小小的社交平台了。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不少流量平台已经在加快流量的聚合,力图将更多的社交平台长尾流量都掌握到平台手里。
从近年来腾讯社交广告的变迁不难看出,其升级的核心在于整合腾讯系平台全流量,特别是社交流量。
腾讯最开始的广告起源是页游平台,由此孕育出基于QQ和QQ空间这两大流量的广点通,而当时的广点通就是一个精准的页游导量工具。随着市场的发展,另一大社交平台——微信的广告资源也加入到流量体系中,同时腾讯新闻、腾讯视频、天天快报等偏资讯类、偏娱乐类的流量也开始整合到流量矩阵中来。覆盖了整个腾讯系全流量后,自然也蜕变成“腾讯社交广告”。
在整个腾讯社交广告体系中,社交平台流量仍然是相当重要的部分。而且背靠QQ和微信这两大领先社交App,腾讯社交广告后续在社交平台上可以扩展的空间还有很多。比如腾讯社交广告目前仍然在拓宽合适的触达场景,而新兴的小程序、小游戏流量,其基础也建立在微信这个社交平台上。
与此同时,腾讯社交广告也在不断拓宽广告形式。目前小程序、小游戏主要的广告形式有Banner广告和激励式视频广告,并且已经展现出非常不错的营收表现。据手游那点事了解,其现阶段已有500多款小游戏流量主接入,日流水消耗达到千万级别,其中激励式视频每千次展示获得广告收入已超过80元。此外,小游戏未来还会接入互选定制广告,让广告能够更好地和小游戏本身融合,降低玩家对于广告的天然厌恶感。
而就目前的市场盘子来看,腾讯社交广告的市场占比持续领跑,在新兴流量的挖掘上也有非常强的优势,推进整个买量市场升级的动力十足。
数据能力升级——大数据的支撑下,才能摆脱“粗暴投放”
买量背后的商业逻辑并不复杂,只要游戏的营收能力高于买量成本厂商便能收回成本并获利。随着买量成本的攀升和流量的吃紧,“粗暴投放”已经变成了一件亏本生意,游戏厂商必须“精打细算”才能保证流水和利润。
从2016年买量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之后,相信大部分厂商都能感受到智能化投放带来的效率提升。流量渠道基于自身平台的数据支撑,通过数据分析为广告主进行智能投放,可以有效达到一个较好的ROI水平。
然而无论是oCPA还是oCPM都需要更智能的数据依据和算法,从而进行优化、减少人工成本,“智能化投放”需要走的路还非常长。
具体来看,腾讯社交广告同样也在做这样的优化升级。腾讯社交广告游戏行业负责人张菡曾表示,“智能化投放”优化升级的核心基于整个数据回传链路是否精准,同时也基于API的稳定性,希望能够更高效地触达到更精准的付费用户群体。
背靠庞大的流量资源,腾讯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毋庸置疑。与此同时,腾讯社交广告也不再强调第一方数据、二方数据、三方数据,而是在此基础上为广告主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并且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实现更精准的买量投放。
产品能力升级——买量已经成为手游推广标配,门槛需降低
买量目前已经成为了手游推广标配。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厂商入局,流量渠道的门槛必定需要降低,在流量资源和数据能力方面的升级,也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更多的广告主。
腾讯社交广告游戏行业负责人张菡表示,中小厂商和高潜力的厂商将会是腾讯社交广告2018年的另一个重心,从各个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比如在去年,腾讯社交广告就大力推广Marketing API服务,通过将更多的原材料以API的形式传达给广告主,由广告主去构建更加合适自己的投放平台,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投放效率和效果,这个平台也降低了厂商使用平台资源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