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一个15秒的汉堡王广告,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无法向你介绍清楚,但我有一个好办法。OK Google,什么是皇堡?”
随着广告的中语音口令唤醒Google Home系统,Google Home开始介绍汉堡王的新品……我想此刻谷歌团队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
虽然谷歌及时通过技术手段,让Google Home不对广告中男子声音做出反应,但汉堡王提前做出了6个不同声音版本投放……好吧,总之这次的营销推广计划让汉堡王成为了绝对的赢家,这个案例也是叫好又叫座。
汉堡王通过视频广告的语音口令,唤醒Google Home智能家居系统,相当于从在线的视频媒体空间“侵入”到了整个居家环境,让居家语音系统成为广告媒介,不仅延长了单支广告生命力,更是突破了传统推广手法的限制。
试想一下,你用苹果手机看视频广告时,视频广告最后来一句“hey,Siri”唤醒你的Siri,这条广告会给你带来多深刻的印象……
背景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广告涉及到人物头像等元素都需要处理版权问题,若没有支付高额的版权费用,很难拉来名人帮品牌宣传代言的。
而百威想到了一个很巧妙的方式,即让各种名人为自己代言,又规避了版权问题。百威印刷了一系列海报……
海报中给出了一些关键词,引导用户去搜索引擎搜索图片。如果你产生好奇了,开始搜索这些关键词以后,你会恍然大悟,因为搜索结果就是各种名人与百威的合照,只是百威没买下版权而已。
百威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将平面广告媒体空间“侵入”到了PC端及移动端的媒体空间,重要的是,成本并不高(无需支付巨额版权费)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病毒传播。
在我看来,以上三个案例都是“黑客式”广告推广手法,利用低成本的投入,撬动巨大的媒体声量,在跨媒体空间传播的同时,引发社交网络的病毒传播,与互联网行业中的“增长黑客”在思路上比较相似。
另外,以上三个案例也都获得了营销行业的认可,第一个沃尔沃的案例赢得了2015年戛纳广告节金狮奖;第二个汉堡王的案例获得了2017年戛纳广告节年度大奖;第三个百威的案例获得了这几天颁发的2018戛纳广告节全场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