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超级用户与普通用户最核心的不同,就要谈到终身价值(Life Time Value)一词,超级用户能够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不仅止于消费及购买力,还应包含他们在生活中愿意给予企业反馈、主动做口碑或是积极分享、点赞等行为,这些无法以价钱衡量,却能够在品牌价值传递、产品创新、营销推广等经营各环节,为企业带来实质贡献,正是超级用户最核心的价值。
NPS〈Net Promoter Score, 净推荐值〉可以帮助我们精准地找到超级用户。NPS作为用户忠诚度的衡量指标,近年在全球及国内市场受到各大企业青睐,原因是NPS在衡量忠诚用户及其带来的商业利润上具有一定的鉴别度,运用此指标将用户分群,可划分出推荐者、中立者及批评者,其中推荐者有极高的可能回购、向他人推荐,也就是我们要找的超级用户。
超级用户之所以为超级用户,肯定有其背后的原因,或许是一次感动的服务体验,或许是一次意外的惊喜,又或许是产品正好解决了他长久以来的困扰,只要找到背后真实的原因,我们就有了打造超级用户的基础,因此这一阶段的目标不只是圈出超级用户,还要彻底地了解他们。
执行上可以借助体验蓝图〈Experience Blueprint〉这个工具梳理出体验现况,如下图。体验蓝图由场景、顾客需求及体验要素组成,建议使用定性研究探讨并解构用户的完整样貌,盘点出基于用户实际行为及经验的全触点体验,再结合定量研究左证,绘制出完整的体验蓝图。
至此大家可能会产生的疑问是,为什么我们谈体验蓝图〈Experience Blueprint〉而不是用户旅程〈Customer Journey〉?随着用户体验发展,用户旅程以线性方式探讨用户行为,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时代。当前,用户行为走向场景化、碎片化、复杂化,消费旅程各阶段的行为经常是反复、非连贯的,以线上购物为例,用户不一定看到广告才有购衣欲望,可能是在其他渠道看到网红的衣着推荐,又或者是在购买机票时想到要添购旅行时穿的衣服,此外,现今用户可能是在拿到货后才作考虑或评估,不喜欢就退货,不像过去一样是先考虑才购买,用户的行为已经随着互联网化更加难以预测。
因此,体验蓝图自用户旅程地图延伸,加入「场景」及「体验要素」的概念,场景不是线性串连,而是相互贯穿,自全局思考盘点自产品使用到服务体验的所有细节,更能够全方面挖掘用户的需求与行为,更适合作为服务流程优化或是创新执行的工具。
上述定性研究是往深度走,同时结合大数据的定量研究往广度走,挖掘用户生活中的需求及偏好,包含食衣住行育乐、家庭、工作、恋爱,帮助企业在用户画像的刻画上有更全方位且丰富的输入,找到创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