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场景就有了第三方开发者和服务的介入,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盘活朋友圈、微信支付,甚至前文提及的更深层次的资源体系,进而反哺微信本身的产品形态研发。
而选择处于最前端、同时流量到达效率最高的通信体系作为前沿阵地,也表明了微信团队实现愿景的决心。
对不少业内人士来说,这样的交互方式绝对称得上新颖,甚至酷炫;但对于更广泛的企业和用户来说,却显然并不是这么回事——由于通信体系的超高用户感知,微信也陷入了诸如“到底优先运营者还是用户”,永无止境的权衡漩涡中。
或者说,当时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微信平台自身来说,都没有为这样的形态跃迁做好准备。
渐渐的,公众号演变成为了类似“半开放RSS”的纯内容生态——当然,理性看这个结果,也是另一种维度的成功。
正因公众号的瓶颈,才有了全新的开放体系——小程序的快速崛起。
诞生一年多以来,这个体系遭遇质疑的时候远多于褒奖:一方面是出于对微信和张小龙历来的高预期;另一方面小程序仍然在精进初期。
直到今天,小程序的形态在不少普通用户看来就是一个微信内桥接的手机网页;而运营者苦苦期盼的朋友圈分享权限也迟迟没有出现,这一点甚至与老将公众号相比也落于下风。
但其实对于立志成为“最好的去中心化工具”的微信来说,一个单一过于强势的内部系统可能本身就是一个中心化的悖论,尤其是在用户感知前端,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复杂规则予以制衡,否则就存在压制整个微信体系健康度的可能。
前车之鉴已经出现,服务号的困惑,订阅号的折叠,都是为了尽可能限制与微信主基因——通信,共享同等感知级别的公众号体系,对于用户可能的干扰。
从一个操作系统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单一模块或组件过于强势,那可能也会影响系统全局的通用性——即使再为人所诟病,不得不承认“毫无亮点”的Windows仍然是操作系统的标杆,而更酷炫、更激进甚至更经济的Chrome OS仍然是小众极客的玩具。
因此,小程序“令人大失所望”的产品形态可能是注定的产物:正是因为小程序在用户感知端的“被阉割”,才有可能将微信中的其他基础设施盘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共振;同时尽可能地将勘探权限留给第三方,自然成型良性生态,推动微信成为真正的社会化操作系统。
——社会化的定义除了微信自身的人际、社交属性外,更重要的是必须由社会第三方自定义形态和架构,不论是线上或是线下,内容或是服务,媒体或是变现,流量收集还是泄洪,只要不伤害社会化大体系本身,微信都会乐见其成。
而这种社会化的无限嫁接体系一旦成型,虽远远谈不上颠覆一切,但腾讯几乎可以对任意领域内竞争对手,施予持续高压。
例如最近在舆论端和资本界大火的拼多多,似乎让人看到了社交电商这一悬空多年的概念,落地成型的可能性。
媒体报道称他们的月GMV已经超过了400亿,足以引起阿里和京东的警惕。
当然,电商是一个集营销、物流、仓储、金融等庞杂体系的重运营产业,要从根本上动摇阿里这种庞然大物的根基,光有量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