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技巧层面而言,需求本身是否值得商榷(比如提出一个广告创意需求,背后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用公关传播会否是更好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策略制定者要通过不断地提问、善意并掌握技巧地质疑、反问,了解客户究竟有没有对品牌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个准确的识别?
产品是品牌内部情势的第二个关键。策略制定者应该深入地体验产品,直到有所感悟,似乎触摸到了产品内在的价值,才能来考虑策略和创意。
遗憾的是,这一原则显然与现在流行的“灵感透支”模式格格不入。在“灵感透支”模式下,策略者跟客户开过两次会,知道了最基本的产品概念,就开始迫不及待地“灵光乍现”。这种做法不仅抓不住产品的价值本质,而且很容易导致创意的同质化和策略的套路化。
用户对产品(品牌)的认知与行为,是品牌内部情势最为重要的第三个关键点。如果条件允许,策略者应该实施周密的用户洞察,了解用户购买、使用产品的情况;过程中的痛点与潜在需求;用户对产品(品牌)以及竞品的印象、态度和认知,将这些信息与自己对产品的体验、感悟进行印证;同时还要特别留意用户的“价值感知方式”(例如什么信息触发了Ta们对产品的兴趣;如果觉得好,又会如何告诉朋友等等。)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用户洞察对于传播策略的设计都极端重要;这也是发现营销的一贯立场。
策略设计应该尽量考虑到品牌自身的核心能力、资源以及预算情况,这是品牌内部情势的第四个重要方面。有一次我为一个媒体人创业的新创品牌,建议了以短视频为主的传播计划,因为无论是设备、专业人士还是讲故事的技巧他们都不缺乏。
策略是一种特定情势约束下的思维创作艺术,预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限制因素。除了要了解需求方的预算计划,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预算这件事非常微妙,它的多少,有时候会直接取决于决策者对传播“是什么”“有多重要”的界定,伴随着他对这件事情认知的深浅,预算的差别也可能达到数倍。因此策略者在项目前期,应该将心思主要放在如何拿出令人信服的信息(如用户洞察中的关键结论),因为只有让决策者对传播的必要性及其合理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减少了似是而非,才有机会争取到更有利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