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今日头条 APP 本身新增的「微头条」一级模块——这是要跟微博、朋友圈一起 gang 正面?
今日头条的一个重点投资布局领域是在广告业务方面。IT 桔子发现今日头条正在全国投资布局广告营销业务的代理合作商。
目前我们查到的今日头条投资过的广告营销服务代理商有:西安微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今日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太原金红花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灵豹广告有限公司、掌象(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无锡今日新媒体传媒有限公司等,分别体现今日头条在陕西省、安徽省、山西省、深圳市、福建省、江苏省等地域的纵深发展。
今日头条主要通过其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这些遍布各地的代理商,在这些公司中的占股比例大多在 10% 左右。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的创业公司,今日头条没有选择去耗费精力、财力去搭建销售团队,而是通过投资入股代理商或者和大型的媒介代理公司签订协议来拓展客户。
这些代理商致力于为该地域的客户提供今日头条的广告营销服务,同时将今日头条的品牌推广落地于地方上的各行各业,让更多的人了解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的逻辑与百度类似。百度在创立之初为了快速搭建渠道,在全国各地招募了一大批广告代理商,通过这些本地公司来服务当地企业,帮助百度拓展业务。百度作为一家技术公司在创业之初就可以更专注和聚焦,商业拓展都通过代理商来完成,这些代理商与百度之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百度的分支机构。
直到百度在 2005 年上市以后,为了提升收入,才收回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东莞五大城市的代理权,将其改为直营的分公司。因此,在 2005 年之后百度的搜索业务是自营与代理并存的局面。
同样,今日头条也需要用最低的成本、最快速的方式来布局全国。但这也不可避免的会与百度产生正面竞争。有消息显示,过去围绕着百度搜索的广告代理体系,也开始有了围绕「信息流广告」和今日头条变化的迹象,百度反击头条也就理所当然了。
今日头条在 2014 年的广告营收是 3 亿人民币,2015 年是 15 亿人民币,2016 年业内普遍认为今日头条至少完成了 60 个亿的广告营收,可见其增长之迅猛。2017 年,张一鸣将收入目标定为 150 亿人民币。
随着今日头条营收能力的增强和公司规模的扩大,未来也会逐渐扩大自己的销售团队。根据今日头条 CEO 张一鸣此前透露,他未来计划把广告销售团队扩张到 5000-6000 人左右。
最后是今日头条的国际化战略。去年离开 Uber 中国的柳甄加入今日头条后,就有业内人士猜测,依照柳甄的教育职业背景,或将负责今日头条资本运作或出海业务。
此后今日头条相继投资并购了印度新闻聚合平台 Dailyhunt、美国移动短视频创作者社区 Flipagram、主打东南亚市场的移动短视频 App Vshow 我秀时代等。
除此之外,今日头条推出了海外版应用 TopBuzz,这款产品在很多国家的新闻类排行榜中都在前位。
除以上投资布局外,今日头条投资了团队协作工具 Tower、服务于内容创业者的工具产品新榜等。
由于从事短视频业务需要行业牌照,今日头条还收购了阳光宽频,它背后的运营公司是名为山西运城市阳光文化传媒的公司,拥有网络视听许可证。在今年 2 月份,短视频平台梨视频由于未取得相关牌照遭到有关部门责令整改。就在消息发出不到两天,同样有短视频业务的公司将视频频道变为「阳光宽频」,从而间接解决了视频业务所要面临的政策风险。
从源头的「内容」,到让用户留下来并产生强关系的「社交产品」,到能赚钱的「销售体系」,最后再将势力广泛扩散到全球。在巨头的围剿之下,今日头条的投资布局看上去逻辑清晰、结构稳固。
当然,今日头条接下来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依然很大,至于会不会成为下一个「BAT」,从目前来看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至少超过百度还是有可能的,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