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是台很复杂的机器,不要成为其中的齿轮。而当运营成为很多齿轮的时候,也不代表机器能够高效率的运转”。前者指的是个人的发展,后者则是指的整个运营行业的发展。运营的复杂性需要解决为了解决运营的复杂性,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全栈运营,去把整个运营流程环节都梳理好,而不只做苦工。全栈运营的诞生,有其必然性,也是由一些大环境决定的。 1.运营的学习成本下降。从事互联网时间久一点的人会发现,五年前根本没有什么运营知识的。但是现在有很多运营的书籍理论和课程。 像运营直升机的“运营扫盲周”线上课程,就是一种学习。三、四年前,会有这种视频直播互动的学习方式吗?没有。但是现在有了,所以运营的学习成本是在不断地下降的。 2.运营的工作效率提高。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垂直运营领域的工具,都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运营的地位发展需要。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产品的概念其实是非常火爆的。现在更看重的是一个产品的商业能力,盈利能力,能不能活下去。你必须得实实在在去运营,这也是对运营工作提出的挑战。 运营要把产品养大养好,让它茁壮成长,其实这就是时代对运营人提出的需求,也是对运营人的新挑战。现在已经是全站运营成熟的时期了。
内容运营,真的只是写文章吗?可能以前你觉得内容运营只是写写文章,只要有一个好文笔,就是一个成功的内容运营。但其实内容运营就是往全栈发展,它还需要哪些能力、思考点?1.什么样的标题更加吸引人?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不同人之间会不会有差异?用户喜欢的内容不只是单纯的文笔,用户喜欢的是文字中本身蕴含的一种思想。比如说一个化妆品,与其夸这个化妆品的质量有多么好,不如让用户觉得用了它就能变美,而且有一种变美的希望。 2.如何统计用户的喜好?有些人喜欢经济,有些人喜欢互联网科技,有些人喜欢娱乐八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容倾向性。如何去区分统计?比如《今日头条》,它的自动化分就比较好。说简单点,例如可以使用统计学的卡方检验等方法区分出来用户喜欢的不同的类型的内容。 3.内容精细化运营投其所好的把内容推送给用户,这是一个比较流行运营手段,叫精细化运营。4.内容应该如何更好的展现?用什么样的排序算法?微博手机端的排序是按照时间发布的时间来排的。但是在电脑端,用的是个性化推荐。有时候有一篇文章特别火爆,如果把它置顶个三天四天,可能就会用到排序算法,需要研发、产品等去设计和策划,这也是一种运营手段。 5.用户分享传播的数据统计刷爆朋友圈的文章也是可以统计的。这样就可以知道文章在朋友圈传播的有多广,这也是一种数据分析的方法。 总体来说,内容运营并不只是简单地写文字、更新公众号。它本身也涉及到了市场营销、心理、数据分析,甚至还包括怎么去设计更好的产品。这就是内容运营往全栈运营方向发展的区别。后者会思考得更全面,想各种方法去优化内容本身。普通的内容运营可能做个两三年,职业的天花板就到头了,如果往全栈发展的内容运营,会想的更多,做的更好,自我本身也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全流程掌握,全业务熟悉全栈运营就是“全流程掌握,全业务熟悉。”它不会只抓住一个点,而是通过一个点来涉及一个面,通过面里的不同细节优化,把整个产品的数据,获得一个极大的提升。未来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执行,而是聚合、搭建运营的人。 全栈运营不是以工作内容为方向,而是工作职责。像内容、活动、用户等,都是实际的工作内容和手段,不是职责。运营的工作职责讲是提升产品的各类数据,赚更多的钱,获取更多的用户,这才是运营应该去做的工作。 全栈运营分为四个发展方向:第一个是增加,指各个指标的增长。第二个是商业,指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第三个是营销,它是和增加相对应的,是这一种品牌概念。第四个是策略,更接近于项目管理,用来建设团队,负责各个部门的协调沟通,驱动整个运营发展。 全栈运营是驱动,不是执行;是专家,不是全才。
如何成为全栈运营?全栈是运营的一个发展方向,未必是运营的最终必然结果。1.运营驱动公司一定是运营驱动的,而不是靠产品概念炒作为生的。 2.了解整个运营体系如果你有轮岗的机会,每个岗位都体会半年,这对于成为全栈运营是有好处的。或者是在创业公司,基本上从零到一,从一到一百,什么都懂了。(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超人用的状态。) 3.个人特质:驱动力+执行力+学习力全栈运营对个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学习方面。你要比普通人更努力,才能获得一些好的机会去发展。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新人如何起步?只要运营知识体系基本建立了,想要成为全栈运营就会方便很多,可能在前一两年的职业发展有一点卡顿,但是到最后会越来越顺畅。 从高层到底层有一个比较经典的思维方式——金字塔原理,具体说了如何用金字塔的思维去学习运营知识和概念。 举个例子:
有几个用户反馈产品上的问题某商品营销活动上快递部分有信息不清晰的瑕疵
诶,这个怎么付钱?付了钱怎么确认收货?条款是不是有问题?偏远地区能送到吗?要多久?
如果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给你一万粉丝,有一百个会去购买你的商品,另外一个是给你两千个粉丝,但是会有五百个购买你的商品。你会选择哪一个?如果连自己的目标都不明确,用户群体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开展某个活动,效果不一定是好的。 其实这是一种流程化思维,很多时候可能只关注了流程里面的一两个点,至于流程前为什么要进行这个活动,以及活动最终的目标反馈是什么都忽略掉了,这可以说是思维的漏洞,是不可取的。 比如说新增用户之前是什么?是渠道,那么要考虑的就是渠道成本,你是愿意花十万块钱,得到一万个粉丝,最终只留下五千个,还是愿意花20万去吸收更多能够留下来的用户,这其实是一个留存的问题,你是愿意花大价钱买很多用户,但留存率低。还是愿意花小价钱买很少一部分用户,但是留存率高。所以如果说只关注留存率,没考虑到成本,也是一种不可取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