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析互联网上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常常要把它和现实中业已存在的东西做对比,因为人们的需求和心理习惯往往反映期间,市场规模和远景也就大体可以窥见一二。
这就好像说微信之所以无往而不利,那是因为它替换的是人们现实中最高频的行为——说话沟通,阿里巴巴之所以成就商业帝国,那是因为它其实就是一个无限巨大的商业地产。
从这个角度看,喜马拉雅对标的是线下课程和科普节目。课程上说就是各种专业培训讲座,从马云的湖畔大学到混沌研习社,从声音专业教练到企业管理课程,这些本来学费不菲、耗时耗力的专业课程被搬到了app上;
节目上说就是各种“知识科普节目”,从小时候读的《少年科学(画报)》、《奥秘》、《飞碟探索》,到长大以后看descovery探索、《百家讲堂》和TED,这是一种高度媒体化的模式,因而受众也最广,这从3亿用户规模可以看出。
在行对应的就是现实中的咨询,而正如我们所知,除了专业的法律、管理、心理咨询,咨询行业在中国目前的发展还很不充分、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知乎live对应的就是一线城市最流行的分享会,讲求的就是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的分享中要足够地有观点有内容,但是正如现实中已经呈现的业态,分享会受众较为专业,对分享嘉宾的背景履历要求较高,听的过程往往是要费脑子的、容不得一点走神,所以现实中人们参加分享会往往看兴趣、时间和心情,一段时间内可能听很多场,但要一直这样高频跑会下去会有点压力。
至于得到,除了和喜马拉雅一样强调个人ip和品牌栏目,更像是现实中的简报和读书会,这是一种更轻的模式,在人们越来越没有时间读书的今天,具有着巨大的想象力。
喜马拉雅更适合系统连贯的知识内容,“听”是一个随时随地接受信息的场景,可以在解放双手和眼睛的同时一直保持倾听状态,明显的好处是“省时间”而不是“杀时间”,可以嵌入路上、车上、卫生间、厨房、卧室各种线下场景。
这样一个“伴随式”场景适宜学习,对时间日益碎片稀缺的繁忙上班族非常适用,这也是《吴晓波频道》1.33亿播放量、4倍于视频的原因。
同时“听”可以传递更多的东西——主讲者的音色、节奏、力量和气场,这往往给接受者带来更多层面的愉悦和享受。当然这里主要的问题可能是娱乐化重了那么一些,听众更重视倾听过程的娱乐体验,有可能忽略了学习吸收。
在行更强调“可实施”,因为咨询是看人、专业、限时、具体的,所以得到的方案往往可以直接解决具体的问题。同时,在行更强调社交属性,很多人约见大咖并不完全是为了求知,更多是想和他建立人脉关系。
然而问题也往往由此产生,约见的“非标”和不确定因素可能给大咖们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在有限的回报下他们应约的动力可能逐渐减弱,就那点钱、还要花时间、还各种要求、好尴尬……
知乎live更强调专业性,要在短暂集中的时间内,必须要形成知识点的足够深入系统密集,同时图片结合、现场答疑、点赞互动等能形成较好的现场感,声音条块的设计也便于读者直接选取某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倾听。
缺点是体验真的还不够好,要么是因为分享真的太专业了、主讲人太实诚以至语言包装技巧已经不重要,要么就是因为一段段听录音的方式真的很累,总之笔者真的是赞助了一大堆live,就是听不完。
得到模式更快更轻,对于快节奏的办公人士确实受用,不过这一定是建立在对“拆书者”高度信任的基础上。
而这个模式的主要问题也在于“争议性”,像笔者这样喜欢自己读书、自己做笔记的人几乎无法接受,因为更重视循序渐进、边读边思的线性体验,生怕被“拆书人”的解读角度左右了思考、遗漏了什么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