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没明白星巴克的良苦用心吗?这是前千方百计地要带你zhuangbility带你飞啊。只要你在点单时候,特意加了覆盆子糖浆,饮料就会变成最显眼的红色,其他顾客就会用羡慕而疑惑的眼光看着你:你是熟客,好像很懂特制饮料的样子。为此,星巴克甚至牺牲掉了极受欢迎的草莓味星冰乐,销售利润都要为他们设置游戏化系统让步。
第四环是隐藏菜单。每一家餐馆或饮品店都有一些餐食、饮料是不写在菜单中的,星巴克也不例外。之前星巴克的隐藏菜单是espresso浓缩咖啡,而现在是冰摇芒果木槿花。
知乎上评选的星巴克最高票的饮料是ristretto冰山美式,其实冰山美式一般人并喝不惯,但为什么能获得五千多赞,因为逼格高。
你觉得星巴克的咖啡是刷锅水,你看不起?现在高端咖啡品牌这么多,谁还靠星巴克装逼?
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跟着星巴克的游戏玩下去:你可以跟专业的伙伴们聊产地、拼配、烘培和制作方法;你可以玩咖啡护照,喝所有星巴克的基本咖啡;你还可以玩咖啡盲测;你甚至可以到西雅图烘豆厂、杯测中心、咖啡原产地(危地马拉,苏门答腊、秘鲁)参观;如果有经济实力,你甚至能买下星巴克的咖啡庄园。
其实星巴克一直在放低身段,陪最普通、不会喝咖啡的消费者玩。这些游戏化的东西,涵盖所有收入和地位的人群,满足人们范化的虚荣心和成就感,环环相扣。是不是有些时候,你明明不想喝咖啡,但哪怕绕路也要去一趟星巴克。所以,失败的咖啡馆自己装biger,成功的千方百计让客人装biger。
星巴克满足的不仅是生理需求,还有社会需求——社会认同感。
有相关的测试表明,在星巴克消费时,点单的一刻就是心跳曲线的峰值。接下来,你就觉得没啥意思了,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就走了。这就是体验式营销: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出发精心设计消费的所有环节。
当初苹果,也是如此,连拆封、开箱都有人拍成视频在网上流传。现在星巴克点个饮料,都有人做成攻略,千人点赞。就是这种公司,能把钱赚惨了。只知道做产品的公司,譬如索尼、诺基亚,到对标星巴克的Costa和太平洋咖啡,他们的产品都不差,收入却望尘莫及。
消费者是人,人是非理性的,取悦他远比给他你认为的好产品重要。也有人说,我去星巴克就是喝咖啡呀,你长篇大论说了这么多,我并没有觉得怎么样了。但星巴克在满足差异化的需求方面也做得相当出色。就像有人只有打电话、发短信的需求,但还是会选择买iPhone一样。
还是补充一下星巴克有小杯这个事实吧。很多人说,星巴克有小杯啊,所以才叫中杯、大杯超大杯,是这样吗?传一张小杯和最小杯的图片。
没错,星巴克严格的说,有6种杯型,分别叫Solo、Short、Tall、Grande、Venti、Trenta。 但是如果你去星巴克要小杯,他们会说没有,这很可能是真的没有。因为具体到每家门店,进什么货不进什么,完全由门店负责进货的主管决定的。
什么店会进小杯?手冲门店和个别商圈核心门店,前者是因为黑咖啡一些人喝不惯,可以给他们少做一点,后者是商圈总有人来要水喝,小杯节省成本。可见,这种杯型并不是拿来“售卖”的主流杯型。
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为了系统的完整,特意把小杯这个称呼保留下来,并任由它产生的歧义,降低工作人员的效率吗?星巴克是做生意开公司的,并不会跟自己较这个劲。他更不是什么有情怀的公司,中国的第一家星巴克门店——北京国贸店,因为房租太高(并不是不挣钱,只是利润低),总部就任由它关店了。
最后,问一句:在星巴克装熟客的第一招,大家会了吗?请跟着榜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