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入驻在行的门槛其实也相当高,从开始申请到填写资料,要获得最终通过还需要反复修改资料及现有行家推荐,总之成为行家门槛很高。
当然这样做也是对的,这样保证在行上的大咖真正有资质。相反如果门槛很低,在在行上付费几百元见面聊完觉得不值,是个非常伤用户体验的事情。
我有些行家朋友说,在行对介绍内容要求比较高,经常会需要对行家的介绍内容打回重写,行家写完之后还需要运营团队再修改再确认,总之流程非常长。
而且,在早期在行还要付费派专业摄影团队专门给行家实地专业拍照,这个成本也是极高的。
综上几个原因,在行的行家拓展起来也是个成本很高、门槛很高的事情。
不仅如此,辛苦拓展来的大咖,流失也有不少,由于在行上这些有实力的大咖,本身就是因为有能力已经收入很高了,花2个小时约见一个陌生人只赚几百元,从行家的时间成本上算这并不是很划算的事情。
除了约见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交之外,行家的收获和新鲜感也在很快递减,约见了几次厌倦后,行家就会自己选择下线隐身,逐渐淡出这个平台。
大咖帮忙站台也就一两次,比如你现在用在行再也约不到陈妍希了。
在行的拉动活跃成本也非常高,经常在节日发放约见的优惠券拉活,新注册用户也有50元的优惠券可以直接减免约见费用。
由于在行需要按照公开价格给行家实付约见费用,所以在行的优惠券金额相当于都是公司支付的实付补贴,经过我粗略统计,在行在我这个用户上花费的直接补贴成本大概是800元左右(节日优惠、介绍朋友注册优惠等)。
如果未来在行要从行家里的约见收入里进行抽成10%,在行要想赚回这800,还需要我再约8000块才能赚回,如果我保持对在行产品的喜爱和好奇,我差不多要2年时间才能让在行回本,可见在行这个项目要想盈利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用补贴拉活跃的方式虽然有效,然而成本非常高,更可怕的是,当没有优惠补贴的时候,用户活跃会掉得非常厉害。
尽管在行的市场、运营、公关团队已经做得很漂亮,策划了不少有意思的活动,甚至央视都报道了3次,也很难走出这些困境。
国内和在行类似的平台,如业问、大咖说、Hi前辈、八点后、榜样等,也都很遇到了类似的困难。
在行团队意识到这个问题,发现线下1对1约见太『重』了,今年开始探索在知识分享这个领域的其他方向,其中大方向定了要做“轻量级知识技能交易平台”,希望能够逐渐降低约见的门槛。
在这个方向下,在行放松了原来死守的线下约见,开通了全国语音通话线上聊,通过在行的用户评价上可以看到,线上语聊的开通并没有带来交易的井喷式增长,人们似乎还是更愿意接受线下约见的体验方式,而在见不着面的情况下电话聊1小时就花几百块,大多数用户还是难以接受,在用语聊走向轻量化知识分享的探索上,不能说是彻底失败了但肯定不能说成功。
后来我收到的在行内测的“吱”功能邀请,这个功能我挺喜欢的,从原来的选择行家话题,变成了我提出困惑问题,不同的行家在上面抢单的方式,然后用语聊解答,平均每个问题都会有2-4个行家抢单,并且附上为什么抢单的理由,这种只要花钱就有行家主动上来解决问题的感觉真的挺好。
由用户主动发问,行家抢单的模式将用户可以请教问题的范围从「已有行家主题」变成了「用户自定义」,一下子拓宽了很多。
但是这样也有不少问题,比如为了让更多行家抢单,提问者迟迟不选择行家,给行家造成了很不好的体验,后来迭代成48小时内要选择行家否则过期,在吱的功能还没迭代好的过程中,一个大事发生了——值乎突然火了。
我猜想4月初值乎的火爆,给了在行团队产品上的启发,一个更加轻量级的知识分享完全可以在微信环境下直接完成,且知识贡献者的知识可以被更多的人重复使用而创造更多收益。然而值乎1.0的火爆并没有持续很久,新鲜感很快过去后热度迅速下降。值乎的短期火爆刷屏,也帮着教育了市场“小额付费获取知识经验”这件事。
分答在此基础上做出了2个最重要的创新——「60秒语音回答」和「偷听收益问答者平分」,这两个核心的变化,把整个产品的玩法都变了。
在沟通门槛上,见面 > 电话 > 短信 > 微信文字 > 微信语音,分答一下子把沟通形式从门槛最高的见面变成了微信语音。而且对于一些「明星」「网红」的粉丝来说,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会感到很亲切很真实,这也是分答为什么把slogen从「值得付费的语音问答」变成「上分答,听他亲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