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这篇文章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啊。比起来,我们还是小作坊,一个人要包揽记者,编辑,校对,还有设计……
再说了,如果原创不够,转载来凑啊,从几个媒体里摘录一些,就可以组合成一篇。
不过,同样是整理,有些地方号会建个固定栏目,比如山西的“老乡俱乐部“每天会发一篇《山西早知道》包含:语音新闻、天气版、山西要闻、国内要闻、每日一图、经典民歌、每日一猜、开心一笑“,看上去就会觉得非常用心。
很多地方号面对的用户群体,可能对微信还不足够了解,有的公众号会做个浅显易懂的用户引导。
比如,山西的“老乡俱乐部”,在文章开头很认真的告诉用户——老乡,我们是免费的!
在内容排版上,与我们常见的“性冷淡”式的设计风格不同,地方号在排版设计上,会更精巧或者更热闹。
比如内蒙古的大号“内蒙古之家”,在公众号里,毫无保留的向人们展示着内蒙古人民的热情。
不跟某些大号举办的逃离xxx,当地号的活动那就是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实在在的,咱过日子最重要。
比如广西的“南国早报”做的这个捉僵行动,就是发动居民把小区里,马路边的一些无人认领的“僵尸车”,拍照上传,给予曝光。
哪怕与用户互动的线下活动,也不搞什么见面会啊握手会啊,直接站在街头给用户送福利,“新闻夜航”在2017年7月份,让6个美女小编走到线下给用户们送冰棍。
手握大量流量的地方号,不想法子变现是不可能的,不过,做广告做得如此坦坦荡荡,还是很令我心生佩服的。
还有些大号会分类做一些垂直号,比如美食,房产,休闲等,以方便触达到更精准的用户,给本地的商家以及品牌商提供更多的服务。
都说,地方号是出了名的闷声发大财。除了广告,还有些地方号会利用当地的资源,做个小程序卖卖货。
比如“新闻夜航”就做了一个电商网站,主要售卖一些当地的农产品,虽然产品看起来还是蛮简陋的,但是该有的都有了。
论电商,做得比较好的一定是浙江的选手,下面是“都市快报”关联的电商小程序。
以上,是我粗略的研究了100+个非主流百万粉大号之后,总结的几条现象,不免会有些以偏概全,每个地区号也会因为用户群的特点不同,做一些较为复杂和个性的运营动作,这里不做细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