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两个问题,前同事Lisa一年前也曾千百次的问过自己。
现在Lisa已经转行一年,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到了储备项目经理的职位。听她说,现在正在为两年后晋升公司新部门的总监做准备。
那么一年前,关于转行这个问题,她是怎么的抉择呢?下面我将还原一下,当时我们的谈话现场。
(PS:可能会有点长,但是我设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为了引导Lisa找到自己心里的答案,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扰,不妨从中仔细感受)
Lisa想要转行,在商务BD和信息流优化师两者之间徘徊,咨询我该如何选择。
我问Lisa,提到商务BD和信息流优化师这两个职位,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呢?
Lisa说“兴奋,新奇,可以见很多客户,还不用天天坐在那憋文案!”Lisa说这话的时候,兴奋的像个孩子,眼睛里在放光。
我又问,你去深入的了解过商务BD和信息流优化师这两个职位,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吗?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些工作内容,又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包括,在日常工作中,你会和哪些部门,哪些人员进行对接等,是否做过了解呢?
我简单的给Lisa介绍了商务BD和信息流优化师日常的工作内容后,又问,Lisa,现在对这两个职业的感受是否发生了变化呢?
“商务BD和销售的性质有点像,我的感受是“好玩”,做起来我可能会更自如一些。信息流优化师给我的感受是“挑战”。而且好像进入的门槛有点高,隐约感觉到转行信息流方向,心理要承受的压力会更大一些。但其实我看在广告公司做信息流的朋友,天天去百度、小米之类的做提案,还挺想做信息流的……”
我很明白,这个时候,Lisa只是在对工作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的情况下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也就是进入了个人感受的层面。
实际上,这两个职位,并不是Lisa所想的这样,BD没那么容易,信息流也没有那么难。
所以你看,我们很容易在思考选择的过程中,用到个人的感觉。这些我们其实是下意识的,常常都是不自知的。
我默默的带着Lisa往下思考,问到“你现有的资源对转行有没有帮助?”
Lisa说,我现在的资源,认识的朋友,帮我转行到BD,倒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但是信息流方面的资源,会相对少一些。
“嗯,那么转行以后,由于是新的职业,所以你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结交全新的人脉和资源。这些新的东西对你未来成长和发展的价值有多大。这些问题是否有思考过?”
通过之前和Lisa的对话包括对Lisa的了解,我知道,Lisa换工作背后还有一个需求,是认识更多的人,积累更多的人脉,方便以后跳槽。Lisa之所以更倾向于选择信息流优化师,是看中了可以和大公司内部高管发生链接的机会。
这个资源,从事一般的职业,哪怕是对外沟通的BD,也不是那么轻易能接触到的,是不可多得的,对于之后的跳槽,或者事业发展,甚至个人思维成长都会有很大的价值。
为了不干扰Lisa自主思考,我将这个想法暂时放在了心里,继续带Lisa往后思考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包括选择商务BD和信息流优化师她分别需要基本的能力和持续需要补充的能力等
最后,我问Lisa,你认为商务BD和信息流优化师,哪一个可以更好的带领你走向你想去的方向呢?
Lisa想了想,目标坚定的说,“我想我明白了。我想为一家我喜欢的企业运筹帷幄,通过自己的操盘,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让更多消费者知道并用上让我引以为傲的良心产品。
所以我要选择信息流优化师,作为进入营销部门的切入点。然后在之后的道路上,为了有一天能自信的站在营销总监的岗位上,我会不断学习,有计划的补充自己缺失的部分。”
在引导Lisa做出决定的过程中,我其实用到了一个思维框架,帮助Lisa从五个维度层层递进,从浅入深的对自己的选对做出了思考。当你有想要转行的想法时,不妨也拿出一张纸,按照顺序,逐一思考下面的问题。也许最终会推算出属于你的答案。
经过两期的授课和一些公开的分享,我陆续接触到上千名有转行需求和有转行经历的朋友,当然我们团队是做信息流入门培训的,所以大多数学员都是期望转行互联网的。学生们问的最多的就是“该不该转行,怎么转行?”这两个问题。并且他们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更多是靠内心感受和理解字面意思判断的。
仅凭内心感受和理解字面意思去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入职没几天,就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工作,或者不喜欢这个公司,接下来就开始跳槽,跳着跳着,最后不得不推断,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个职业?又开始下一次转行的漫漫征途。
这样做,我们会一直处于试用期,或新人期,工资上不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的个人能力和价值始终无法得到提升。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同学毕业三年后,已经是经理,而有些同学工作五年后,依然在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职业。
事实上,在做选择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是没有办法摆脱主观感受去做判断的。一旦陷入主观意识中,就会被内心最有感觉的某个点牵制住,而产生强烈的认知偏差,最终导致选择错误。
所以当我们面对任何一次转行的选择时,不管你的第一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强烈建议你使用上面的思维框架,从五个维度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梳理。
这样做,会对我们产生两个价值:
就像我的同事Lisa,她不再疯狂买课,不再质疑自己的选择。当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两年后成为营销总监后,她也很清楚自己每一个阶段应该补充什么。
你看,这就是这个框架思维的神奇所在。如果你在准备找工作,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启发。
当然,如果你在转行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答的问题,觉得有些迷茫了,也许我们可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