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重视基础工作,才能坚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数据科学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的实现。
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业主、监理要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和环境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强化检测工作: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级公路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中心试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要根据公路建设的要求拨发专款配置相关检测仪具。
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工程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定期报送各种资料。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及时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
建立健全责任制: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联质奖惩制,发挥经济制的作用。
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可利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交流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