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歧义会让人产生认知错觉,但如果这样的歧义能突出产品特点,能够让消费者快速理解并记住,这样的“歧义”文案就是能增强消费动机的文案。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宝马MINI的文案,手动党与共CHan党,形式责任与刑事责任,早高峰与山的高峰,都在凸显MINI独特的品牌内涵——性能强悍,无所禁忌。
建立认知联想后,消费者记住了你的产品,对你的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要完成整个销售,但这样还不够,需要文案人继续将产品与人们需要用到该产品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为消费者购买该产品寻找购买理由。
理由是上班挤公交车人太多能够节省空间防止被压坏,而不是仅仅因为轻薄所以携带方便。买电脑与挤公交的场景结合起来,解决了这部分特定人群在挤公交过程中的难题,更能触发购买动机。
理由是花一样的电费,你的IPHONE手机能多充1小时电,而不是仅仅因为插座质量好。将买插座与充手机电的场景结合起来,为人们找到合适的购买理由,一样的电费还能多充1小时电,谁不愿意呢?
其他像针对有点小饿小困的人推出的香飘飘奶茶,需要熬夜的年轻人推出的东鹏特饮,吃完喝完的人推出的益达口香糖,处于亲密状态的恋人们推出的绿箭口香糖,处在喉咙痛感冒(不是发烧感冒,也不是流鼻涕的感冒)的人推出的金迪感冒药等等,都是将产品放在某个特定环境或者使用场景中呈现。
我在这个场景中如果遇到这个问题,那么我需要购买这个产品,因为它一定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那为什么能解决呢?因为我看到过他们家的产品文案,有这么一句话。
总之模拟消费者的使用场景,能大大增强消费者的购买行动力。
除了以上两步以外,如果你的文案能够体现紧迫性,传递“现在再不买以后没有机会”的紧迫感,那会让你的文案销售力更上一层楼,最终促使消费者立即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