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VLOG里,吃播、开箱测评、Q&A、OOTD、学习、社交样样不少,你能看到她清早素颜拉大提琴,随后元气满满地吃着早餐,也能看到她妆容精致出席秀场与明星合影。
相对单集出演、专业制作的综艺而言,VLOG更能还原生活的叙事逻辑。你能看到的是镜头后一个真实的人物模样。没有精心设计好的机位和打光,大部分拍摄由手机拍摄完成,这样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视频首集播放量就破了千万。回归校园的欧阳娜娜,显然比演戏时有魅力多了。
用社交网络记录分享生活本就是一种文化消费,而 Vlog 更是一种展示生活和表达意见的新潮方式。在她最近一期的VLOG末尾后写着:我相信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道理,只要我一直不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就是对的。通过对她生活的观察,粉丝们能够激励自己从“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不断成长。
除了明星以外,其实我在Youtube也会经常看一个马来西亚人的Vlog,主要是介绍他在清华的学习和生活,这种日常记载反而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并且透过镜头,观众能明显感受到清华整体的学术雰围、日常生活以及主人公透露出来满满的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斗志,这也是产生用户粘性的重要因素。
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性催生了年轻人旺盛的记录生活的欲望,从微博、朋友圈上打卡、 定位、测评到直播,随着移动设备融合功能增强,集图像、文字、 音乐于一体的 Vlog,自然被视为高级表达方式开始被空巢青年们所接受并运用,记录生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再者短视频的炙手可热是毋庸置疑的,但越来越多同质化且无太多营养的“15秒”视频,已逐渐让消费者产生视觉疲劳,而近期短视频打开率也呈现出下滑趋势。也许是看到了天花板,不少平台已经开始把触角伸向更有调性和质量更高的Vlog。
我们通过搜索“Vlog”这一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中的关注情况,显然发现从2017年到2018年,Vlog的关注度在逐渐提升,而迅速蹿红爆发主要集中在2018年年底,媒体指数也在12月呈现出集中爆发,且热度还在骤增。
在Vlog该词相关性的排名中,能清楚地看到排名前三的关键词里,有两个都被“欧阳娜娜”给占据了,我们姑且可以认定“欧阳娜娜”的确是带火了“Vlog”,且让其在中国地区得到火速蔓延。
虽说Vlog的视频形态早就风靡国外,但这个舶来品显然在国内还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不妨猜想在2019年的5G时代来后,随着流量费用降低,势必会兴起一波新的短视频潮。
短视频井喷式的爆发,势必躲不开巨头的纷纷介入。而自从Vlog在中国地区逐渐兴起后,诸如微博、腾讯、头条等巨头也在近期都纷纷开始布局阵营,企图跑马圈地,火速瓜分潜在市场。
今年1月,短视频剪辑APP小影邀请了早期的vlogger做论坛分享,2月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对外宣称用社区打造Vlog生态圈。随后,一闪、猫饼、秒拍、人人视频也开始正式推广Vlog。
今年9月,微博发力,迅速建立“微博VLOG”,并正式发布召集令,成为微博认证的Vlogger享受微博扶持,并可获得Vlog认证标志。与此同时微博Vlog官方运营也不断和各种流量明星、大V合作拍Vlog,扩展vlog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微博还开启了VLOG超话及微博校园VLOG扶持计划,而目前VLOG的话题阅读量已经累计到13.3亿,可以说这个布局速度已经相当迅速了。
今年9月,今日头条牵手欧阳娜娜,联合展开首个明星Vlog计划。截止到目前更新的6期Vlog,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上总播放量破3000万,单集播放量500万。
今年10月,开眼视频联合ZHIYUN举办了首届开眼Vlog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