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在手,天下我有。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拥有流量就意味着拥有一群造币库。
通过社群流量玩分销,通过社群流量勾搭广告主投放广告,通过社群流量卖货引导用户变现,通过社群流量各抛种平台注册优惠信息薅羊毛、通过社群流量做刷单生意……只要你手里有数十个500人大群,就意味着你能利用这批流量做大量的事情。最近上海大火的“流浪大师”不就是几天之内就被各路想要流量的人团团围住,搞得直接离开居住地了。
总之,网络诈骗套路不断,而这些套路一直在不停迭代更新,迷惑大众的双眼,只有你想不到的套路,没有灰产大军做不到的套路。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骗局,我们能做什么?
不论是在泄露自己个人信息还是选择信任他人利诱上,都需要再三警惕和防范。看到天上掉馅饼的事,先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思考思考潜在的隐患和风险,学会追根溯源,花点功夫调研调研信息发布者背景,再去评估事件的可行与否。
经济学上有个“沉没成本”理论: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网赚任务的基本思路大同小异,前期诱导你不断投入精力,进而一步步诱导你不断投入钱财,“沉没成本”一次次的体现,不管你交不交,骗子都已经赚到了。
同样,自身应该加强对从事该事件的法律风险意识,大量灰产集团在利用未成年群体牟利,而未成年又缺乏相关网络法律意识,很容易误入歧途,事实上贩卖信息的严重度是能达到判刑程度的,希望各位也能加强相关法律意识
最基本的包括:多重人工审核、技术限制风险操作、追踪异常数据等,利用风控策略框架,在每个环节设置障碍,提高作弊成本,甚至直接打消羊毛党来平台满足自身需求的念头,进一步降低作弊收益。
另外,不要因为资本寒冬,着急想要冲数据拿融资而掉以轻心,急功近利,因为一旦失足,那后果和代价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资本寒冬未必是坏事,认真做事的企业一定会等到春天。
最后的最后,我还想再说一句,万万没想到,我只是想体验一下00后的社交软件”扩列“功能,却让我见识到00后都出来靠灰产赚生活费了……对于这件事,我内心其实很复杂,以后00后面试运营岗,是不是可以吹嘘一波在高中时代就做了流量和转化生意?但总归法网恢恢。
如果你是00后,请听一句90后老阿姨的劝告,别为蝇头小利去碰这些产业,在法律边缘摸索徘徊,灰产一时爽,一直灰产可就容易被警察叔叔查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