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品牌好,技术好,商品好。和很多微商盘比起来,淘宝四金冠 + 有品质的商品 + 居然还能做个APP,实在是酷炫吊炸天。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云集又保存了微商盘“人头费 + 金字塔”的玩法,和传统电商(比如淘宝客)可怜巴巴的一级销售返佣相比,对微商(尤其是金字塔偏上层的那些)吸引力自然大100倍。
网上搜索了一下,感觉用了不少的小招来规避法律风险。
一是控制层级,表面上只放2-3个级别,如果有更长的链路,则用“育成”的奖励规则来绕,至少让表面看只有两级。
二是将返佣模糊化,一会儿发积分(云币),一会儿发培训费,一会儿发特别奖金,模糊激励和金字塔人头费之间的关系。
仔细看财报,发现还有大招——第三方服务商是什么鬼?居然请了70000个服务经理,花掉了8.35个亿?
以“培训费”名义整体给第三方,然后第三方和云集会员签劳动合同,然后(根据云集提供的数据)给这些人”培训费“。
隔离风险,如果有违规,一定是第三方服务商理解和执行错误。
用“微商盘的效果 + 合规的体系”,云集撬动了微商头目 & 背后的微商。
而更美好的事情是,微信发展迅猛,从一个”小玩意儿“逐步成长为”约等于整个互联网“,月活11亿。
而更更美好的事情是,2013年11月22号,微信屏蔽了淘宝。
巨大真空,拼多多把握住了,云集也把握住了,上市了。
但是,这个会员有点问题,一是并没有什么权益(和京东Plus或者亚马逊Prime比比看?),二是东西也没怎么便宜。如果肯在京东天猫考拉比比价的话,大部分时候能找到更划算的。(下面是东方证券做的比价)
一是没把Fulfillment Cost算进去,个人觉得计算单位经济模型的时候还是得算一下的,毕竟这是边际成本。
如果把会员费扣掉,然后把履约成本加进去,毛利率就变成了:
可能你会说”会员电商当然可以把会员费算到毛利里啊!“
嗯……Costco可以,京东Plus或者亚马逊Prime可以。
帐就算不过来了(话说很多“分析师”没看到这点也是醉了)。
云集其实是个孙悟空,占了花果山,但是还是被天庭看不上觉得不是正道,于是只能乖乖打扮成会员电商(而且还大量卖传统品牌标品冲GMV,而不是全力做自有品牌)去换个位子。但实际上,这个位子最多也就是弼马温而已。
从第三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角度,还是希望看到美猴王最终做成齐天大圣的。但是每个创新者,在以异端方式起步占山为王之后,确实会面临这样的窘境:所有人都要你往主流价值网转移,但你心知肚明其实打不过;而如果守在原来的新兴价值网呢,自己体量大了红利又不够吃的。
这比克里斯坦森写的那些大公司,更符合“创新者的窘境”吧。希望云集能在窘境里真的找到第三条路,打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