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需要看岗位性质,如果是压力稍大的岗位,可能会面临生存问题。领导让你快速出活,你分析下来说这个方案行不通,又拿不出替代方案。领导说啥你做啥,虽然能做的都完成了;但没有想法,不能举一反三,显得比较“钝感”。
关于职业选择,永远要去除“钝感”,让自己成为一个灵活的人。
我的本专业是语言和新闻传播学,从事互联网IT行业也是因为当时偶然的一个决定。刚进这个行业时,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靠自学和摸索,当然可能与自己的悟性也有一定的关系,自认为存在一定天赋,因此学得较快。
工作1~3年的时候,基本上每周都会参加多场行业分享,甚至会逼着自己从最基础学习Axure画原型、数据分析等技能,了解产品设计链路的各个环节。
之所以选择运营而不是产品,个人觉得运营相对比较灵活,能做的事情比较多。当然,自己也不是完全逻辑控,适当在逻辑里加一些感性,一定会是那个既懂产品又懂用户的运营。
从毕业在报社工作,到转到互联网行业,下了很大决心,以至于在毕业初期时,愿意为了一份没有薪水的上市企业的网站运营工作,努力实习大半年,这听起来很疯狂。
那时想法确实很简单,只想进到一个比较大的企业,学习互联网知识,帮助自己尽快理解这个行业并获得职业生涯上的进步。
我认为任何专业所得都是相通的,新闻传播学其实与互联网运营领域息息相关。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AARRR模型,用户的下载-注册-最终传播,其实就是一套完整的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子叫“传播介质”,什么是传播介质?即你希望用户给你进行传播而使用的宣传手段,都可统称为传播介质。
而运营的手段也是一种传播介质,如何让用户知道产品,并愿意下载注册产品,需要极强的拉新、传播手段;如何让用户持续使用产品,并长久留下来,则需要更精细化的运营策略来驱动。
最理想的状态是:;用户留下来了,并愿意分享产品帮助我们进行二次传播。那样的话,我们的“传播介质”已经形成了。
我希望能从我习得的知识领域解释运营工作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运营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帮助在运营工作中迷茫的同学快速掌握体系化的方法论,在职场中得以游刃有余的开展相关工作。
好的运营会有一个共同特点:无论做什么事,他总有自己的方法论,总能设计出落地策略。
如果你尚处在打杂的阶段,大可不必焦虑,因为大部分运营的方式方法不一定完全来自实践,思考也很重要。这里所说的的思考特指基于用户思维的思考,你要去理解用户,才能知道用户最需要什么。
从正常的运营成长之路上,我建议大家可以在一开始做一些用户对话相关的工作(可以理解为用户反馈、需求,甚至做一些调研)。了解用户核心诉求是理解用户的的敲门砖,大量的用户会通过系统反馈或私信告诉你他们的需求,夸你或者骂你,那都是他们基于产品体验下来的本能反应。
好比一家餐厅里,厨子和门店经理都很重要,产品是那个厨子,运营则是那个门店经理。
一个产品需要非常关注需求价值,时刻思考产品体验如何做得更好。同时,也需要对如下内容了如指掌:如何让用户喜爱、沉浸在自己的产品中,产品要做什么功能,就应该坚守什么样的立场和方向。
产品就像厨子,选什么食材,做出什么样的菜满足大众口味,让人们都能爱上这家餐厅,这是厨子的追求。
而运营也要熟悉产品定位,对目标用户及要解决的问题有深刻理解。同时,运营在前期产品设计时就应该介入,与产品共同探讨方向并规划后续运营方案。好的运营能够挖掘用户痛点,将产品的价值明显化、最大化,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产品。
餐厅的门店经理也是一样,不断关注大众的反馈和店内服务环境,同时注重门店的宣传,确保门店更多的客流。
产品和运营是相辅相成,互为配合的。无论哪种职业定位,都需要深入用户,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因为我们所想未必是用户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