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物品,你今天觉得太棒了,你明天也许就觉得low的不行了,你今天去A店买酸奶,因为有点累不想走路,说不定你明天就想省下那3块钱,宁愿多走500米。
曾经,诺基亚是手机行业的领头羊,但现在还有人用诺基亚手机吗?
诺基亚的产品本身并没有变化,是我们身边的环境变了,我们感知价值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那时,我们追求的是手机的质量,现在,我们追求的是运行快、拍照美、手感好……。
了解完感知价值,我们再说说如何提升用户感知价值,以增加被用户选择和付费的机会。
有人认为,用户感知利益就是提高产品利益,在产品上投入了大量研发成本,使产品本身很有价值,但实际上用户并没有感知。
小米是怎么做的呢?性能好不好,那就跑个分试试!发布会抛出一组数据,用户瞬间就能感知到利益了。
另外,会有人把降低用户的感知成本,理解为降低货币成本,也就是降价,但有时候你降价做出很大让利,还不如一句文案管用呢!
比如,10000元的产品打9折和直降1000元,在优惠上虽然没有区别,但是人们就是觉得「直降1000元」优惠力度更大。
所以,要提高用户的感知价值,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感知利益有哪些?感知成本有哪些?然后全方位的去进行分析,从而去提高。
事实上,“感知利益”和“感知成本”包含了很多方面:
可以看出,增强产品利益/降低货币成本不过是增加用户感知价值的方法之一,不能以偏概全,还有很多“感知利益”和“感知成本”因素被忽视了。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案例,看看如何通过增加“感知利益”或者降低“感知成本”来增强用户感知价值。
一、增加形象利益/降低形象成本
用户不买你的产品,可能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不好,而是因为你没有帮用户树立想要的形象,因为有些时候,相比于产品质量,用户更看重产品能否突出自己想要的形象。
比如过节送礼,用户更喜欢那些包装看起来高大上或者有逼格的产品,因为可以突出他们“大气”的形象。
比如DR钻戒,主打「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的概念,并以此提升用户在送钻戒对象心目中的形象——我送DR,说明我只爱你一个人。
其实订婚、结婚送钻戒是很正常的事,因为钻石被人赋予爱情的象征。
从众多珠宝品牌中脱颖而出,大肆宣扬自家产品象征稀缺性和更长久的爱情也许没错,但如何让用户更容易、更大程度的告知到长久和稀缺的利益呢?
我想一句“男士只能定制一枚”就可以融化绝大部分姑娘的芳心。因为他一生只爱一人,品牌为男士树立的形象在女生心里就会非常成功。
有时候,用户也不是不想买你的东西,只是他内心太想买了,但受困于周围人的看法,他只能想,没有勇气下单。
我还真就有这样的朋友,在拼多多看到一款心仪的产品,拼团价格诱惑力十足,但是他怕分享给别人显得自己没逼格,就非常纠结。
来全联不会让你变时尚,但省下来的钱能让你把自己变时尚。我可以花8块钱买到的,为什么要掏10块钱出来。长得漂亮是本钱,把钱花得漂亮是本事。
看完这几张海报,你是不是也感知到省钱是一件很酷的事呢?说的简直让人无法辩驳。
二、加强人员利益在花力气推广之前,你要清楚产品的受众都是什么样的人群,最有可能为这个产品下单的是什么样的人群,再对应相应的人群给予更符合他们感知到的价值的方案。比如你向自媒体投软文的时候,你完全不必把同样的一篇软文投给许多家自媒体。举个例子:对于一个粉丝是大部分是男性的公众号,比如体育类公众号,你可以主打「送女朋友」这个利益点来取标题和做内容;而对于粉丝多为年轻女性的公众号,比如情感类,种草类,你就得在产品描述上下一番功夫来提升用户感知价值。
三、降低决策成本
很多商家认为产品越多越好,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做决策」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有选择困难症的用户。
假如你去餐厅吃饭,看到菜单上竟然有上百个菜品,你就会懵掉,我到底该点哪个菜呢?
但如果菜单上标着「特别推荐」、「人气最高」,那你不知道怎么选时,会极有可能参考这类产品,因为它们降低了你的「决策成本」。
五、降低行动成本
美国休斯敦的一个机场,因为取行李的等待时间过长,游客经常怨声载道、投诉不断。为了减少等待时间,于是机场增派了更多行李员,将乘客等待的时间大幅度缩短至8分钟。
然而乘客的抱怨并未减少。这令他们十分纳闷,也研究不出解决办法。
后来,管理者向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求助。他调查后分析认为,乘客取行李需要等待的时间分为:走到行李处的时间和取包的时间,前者大约需要1分钟,而后者大约需要7分钟。
于是他提出一个办法:拉远出口与行李处的距离,再将乘客的行李包按另外一种特定的路线送至行李处。
简单来说,乘客等待的时间还是8分钟,但要多走5分钟的路,这样乘客走到行李出口处后,只需要等2分钟就能拿到行李了。
很多人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事实却令人瞠目结舌:新方法施行后效果非常理想,很少有乘客因为取行李等待时间过长而投诉了。
我们分析一下,对于乘客而言,自己享受到的服务其实并未提高,也就是说实际行动成本没有降低,都是需要等待8分钟,但6分钟的走路时间加2分钟的等待,比1分钟走路时间加7分钟等待,乘客的感知就会好很多。
那反映在产品上,如何让人们更愿意去参与积分兑换?比如原本需要5个积分才能兑换一杯饮料,不如先给用户5个积分,让他积累到10个积分才能兑换。
虽然都是5个积分,但是第一种情况需要从0到5,而第二种情况是本来就有5个积分了,用户会感知到再攒5个积分变得更容易些,而且用户也不想浪费已有的5个积分。
一、网约车
网约车最大的感知利益点在哪里?无非就是方便、实惠。
刚出来时,补贴大战,打个车只要几块钱,和传统的出租车价格一对比,简直不要太便宜。
如果夜晚遇到暴雨,你下班时叫了一辆网约车,你还没下楼,车已经在楼下等你了。
再看传统出租车,如果你没有司机师傅的联系方式,是不能提前预约的。那你只能到马路边去叫车,还不一定能停下。
所以对用户来说,这两者在感知价值上的差距可想而知。
二、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是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频次,直接触达到用户的渠道,比如自媒体、用户群、网站、APP、微信号等。我们以个人号为例,来聊聊感知价值。
每一个决定做私域流量的人,都希望看到自己的用户主动去传播分享。但这个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只有让用户感知到其中的价值,才能达成目标。
拉新:用户为什么会愿意加你的微信?如果你是赠送小礼品,那一定是用户感知到了福利的价值,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感知到了你的个人魅力,想加个微信交流一下。
促活:用户为什么要在你个人号里面活跃,那肯定是因为你发的内容能让他感知到有趣,愿意参与进来,你天天发广告,让他怎么参与、活跃?
留存:用户为什么要把你留在列表里,除非他能感知到你的价值了,你是经常输出一些实用干货还是可以给他更低的价格……
转化:需求是转化的前提,信任才是转化的关键,能够转化,一定是用户感知到了信任,对产品效果的信任,对你个人的信任。
传播:想要用户传播分享,要么让利给他,要么是产品很好,他分享给好友,好友会感谢他,要么你们关系非常好,他愿意帮你这个忙去分享传播。
我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希望大家可以更加理性、更加综合的去看待用户的购买行为,不要觉得自己的产品好或者价格低等单方面的优势就能让用户付费。另外,就是在运营概念不断冒出和渠道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作为运营人,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一些本质的东西。比如用户的购买行为,虽然难以捉摸,但是本质不变。
最后大家记住,用户下单是因为「感知价值」,「产品本身的价值」并不是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