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套模型中,我们将所有计划分为上新期、培育期、成熟期、衰退期、激活期五个阶段,在上篇文章“从0到1,测试出起量计划”,事无巨细拆解了上新期计划的优化方案,本篇我们继续围绕“培育期”进行颗粒级的拆解。
计划到了培育期,意味着已经不是无消耗、低消耗状态,通过将消耗与投产两两组合,投放中会呈现9种状态,结合操作经验,就对应不同的优化手段。
计划出现消耗的拉升,但是投产非常低。消耗拉升指的不再是几块、几十,而是单日开始出现破百,甚至破千的消耗趋势,这说明计划已经开始冲刺,伴随而来的是投产。
投产我日常习惯分为低投产、略低投产、及格投产三种,低投产指的是与及格投产差距甚远,比如一个投产要求2的食品,投产低于1.5,对我来说就属于低投产了,因为0.5的支付差距,对于一个投手来说,看起来差距不大,但是优化上去非常难,如果是低于1.2,基本无力回天。
能造成这样的数据,核心是计划的质量度,当然在低消耗的时候,可能投产数据回传延迟,导致系统在投放中投产显示略低,但是下播后会拉升,所以针对有消耗拉升、但是投产很低,我会直接选择将投放卡在5单以内,然后该计划在下播后再看投产回传。
当然在实际投放中,还有种情况,就是当投手发现计划的时候,转化已经超过5个了,那么也很简单,直接卡预算,然后等待下播后的投产回传,如果回传数据不理想,就直接关闭计划。
卡预算为了避免有误区,做下解释,不是说消耗到1000,直接限定1000,而是稍微在此之上增加,拿预算逼停计划。
其实这里不同的投手会有争议点,认为新户既然有消耗,就应该不管投产多少,让计划直接过冷启动,计划会慢慢拉升投产,这是有误区的,事后拉升存在,但是要看跟原有投产差距。
被判定为低投产的计划,在实际投放中的大部分情况,即便被拉升,也无法拉升到理想水平,新户前期建模很重要,控制成本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