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殷炳坤对政府关于果树的补偿标准提出了较为关键的一点质疑:从府【2005】71号文件的果树补偿价格比从
府【2003】15号文件的果树补偿价格下降了约60%,尽管土地价格每亩涨了约20000元,但最终各项相加起来,2005年的补偿标准还是较2003年降低了15000元左右,这其中还没有计算物价上涨的因素。
征地补偿标准的随意性一直是从化征地矛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从化部分地区的征地价格中,出现了一般水田的补偿价格每亩从10000元到50000元不等的情况。
根据记者了解,征地款在正常情况下用地单位都要事前支付给了国土部门的,然后国土部门根据基层单位(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辖区被征土地的数量以一个标准的价格一次性支付给了征地单位。但问题是被征地村民为什么会认为给他们的补偿标准不一、价格偏低呢?
问题往往出在征地单位。“我们这里征地的单位多为镇街道一级,作为代征单位都有一定的“工作费”,标准是每亩补给镇或街道、村委2000元至3500元,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此到村民手里的钱就自然减少了”,东风村村民殷炳坤这样告诉记者。对这种层层收取“工作费”的方式,记者闻所未闻。
由于补偿标准出现了问题,村民自然就不愿将自己的土地出让给征地单位。而镇或街道的政府为了做通工作如期开工,往往会要求村委干部带头卖地,以起到“示范效应”。
太平镇何家埔村原村书记何荣珠,就是因为没有依照镇政府要求去发动群众将地卖给房地产开发商,于2006年2月被调离村书记的职位。
“镇里将我免掉时,村里的几个党员没有一个人是事前知道的,这种做法违反了国家关于村干部任免的相关规定”,何荣珠说,“免掉我后,新任的村干部自然听话带头卖地,但是,他们的地不仅没有廉价卖掉,相反,却以虚报土地的面积、果树数量的办法获利不少,而相应
征地单位在补偿问题上暗箱操作的手法形式多样。虚报面积、旱地当水田、夸大果树数量与树冠等办法来获取更多的补偿。“能这样操纵的村民是因为在征地单位有人,但因为是同村人,对方家的土地面积,果树数量,树冠大小基本上都了如指掌,他们做的那点手脚我们都是心知肚明”,何家埔村村委理财小组成员何焕新向记者如此透露道。
对于这种现象,何家埔村的村民进行了多次抗议,也一直没有与镇政府达成征地协议。然而,在2006年4月12日,镇政府却组织了上百的警力到何家埔强行施工,不满的村民随后与之发生了冲突,冲突中村民与警方都有人受伤,受伤人数有数十人之多,该村的一位村民至今还被公安机关关押。
正是因为近年来从化土地征用中存在着种种违法问题,所以才有了矛盾的激化,农民也因此不断上访。据记者所了解的太平镇、鳌头镇等几个基层单位,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没有严格依照程序、严格依照法律进行征地的问题。
这其中,太平镇因为比邻广州市白云区,又是中国百个卫星小城镇之一,其城市化发展速度也较为快些,因此存在的问题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