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现象可以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不妨简单分析如下:房价上涨之后开发商利润提升,导致违法用地增加和房地产企业囤积土地;违法用地增加导致政府宏观调控,拿地更加困难,房地产企业更需要储备土地;房地产企业储备土地或者持地待涨,导致房屋供应量不足,引起房价上涨。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这些现象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它们的相互推动,才导致了全国房价居高不下,涨幅连创新高。
那么政府的调控政策究竟如何下手,方能缓解甚至消除以上现象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以增加房产供应作为土地调控的目标。房价上涨的原因非常多,有投机的因素,也有居民需求的因素,但是无论什么因素,最直接的还是供求因素。需求的急剧扩大,导致房地产市场一时间供不应求,房价才会上涨。如果房地产供应量足够的大,甚至多数的房地产都卖不出去,房价自然就下降了。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好不好的一个关键是老百姓是否能够买得起和买得到住房。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通过土地宏观调控增加房产供应,并且把这一点作为调控重要目标。要实现这样的土地调控目标,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政策调整:一方面,大力增加土地供应。土地是房产的原材料,土地的供应量决定了房产市场的最终供应量。目前房价上涨的部分原因在于城市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而农村土地进入流转的程序过于复杂,导致房地产市场整体供应不足。此外,增加土地供应量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供应结构。许多地方的房价快速上涨,都是在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减少之后出现的。例如,北京市在天通苑和回龙观两个巨型经济适用房项目开发过程中,房价涨幅一直比较正常,而它们开发和销售完成之后,房价则迅速攀升。因此,增加土地供应,尤其是增加中低价房用地的供应,对于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压缩土地开发周期。由于经济发展的趋势,从长期来看房地产的价格是必然上升的,因此房地产商囤积土地就可以获利。如果在房价急速上涨的时期,房地产商甚至可能囤积已建设完成的房产,待涨价之后出售。房地产商的囤地和囤房行为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涨。因此,政府在调控中必须大力压缩土地开发周期,才能让增加的土地有效缓解供求矛盾。
要压缩土地开发周期,应当考虑在税收、土地价格和法规方面做出一些具体规定。例如,在获取土地之后一定期限内完成所有住宅销售的,可以享受优惠土地价格和优惠税率,而超过一定期限的,则提高土地价格或者征收重税。此外,对于囤积土地不开发的,应当在一定期限后收回土地,建设期过长或者完工之后捂盘不销售的,政府应当征收所建房产,委托其他企业开发。
总之,在当前房地产价格涨幅过快的情况下,土地调控不能不顾宏观市场条件,仅仅为了调控而调控,或者是简单地压缩土地供应从而在市场上火上浇油式,调控应当以增加房产供应为目标,以平抑房产价格。只有在土地调控上视市场供需情况而动,才能让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尽快见效,也才能真正保持房地产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