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的老支书吴仁宝自豪地对记者说,“这可是个不得了的大项目哩!”原来,这万亩土地整理涉及华西的4个村,共需拆迁农户2700多户,拆迁小企业、小商店150多家,项目总投资5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将砂山北侧的12000多亩土地全面整理一遍,届时将净增加耕地2500多亩。现在进行的是一期工程,已投入5000多万元,整理土地3000多亩,其中1000亩已经种上了水稻。
华西村的项目的确不小,不要说在人多地少的苏南地区,即便在被认为地广人稀的北方,净增这么多耕地的土地整理项目也是数得上的。
然而,这不过是神州大地上重整土地、保护耕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土地整理事业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蓬勃展开,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耕地仅1.41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耕地总体质量差,产出水平低,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现有耕地数量就不能再减少。况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用地需求日益增大,人地矛盾将更加尖锐。
那么,谁能给我们土地呢?答案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必须走集约利用、内涵挖潜的路子,开展土地整理就成为必然选择。
土地整理,概括地说,就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据江苏、浙江等地的经验,通过土地整理,一般可增加耕地面积5%—10%;可以提高耕地质量,农作物一般能提高5%—15%的产量,而且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据了解,1999年以来,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全国累计补充耕地近3000万亩,大于同期建设占用与灾害损毁的耕地面积。 土地整理———向粮食主产省区倾斜
国土资源部前不久下发了今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南》,明确了今年的目标: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除续建项目外,新上项目补充耕地不少于50万亩,整理基本农田不少于50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新增耕地不少于15万亩。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潘明才介绍,2001年至今,国家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2/3安排在粮食主产区,13个粮食主产省区国家投资总额达116亿元,也占全部国家投资的2/3以上。今明两年,国家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将重点支持3个区域:一是“东中部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理工程”、“重点煤炭基地土地复垦工程”、“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和“西部生态建设地区农田整治工程”;二是国家确定的粮食主产区,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省区,以及非粮食主产区内的粮食主产县;三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