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思想建设。万州区坚持不懈地狠抓移民干部的宗旨教育、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着力实施“移民思想领先工程”,筑牢移民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防线,引导移民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狠抓责任制建设。万州区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为移民资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地各部门始终把移民资金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贯穿于移民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做到与移民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移民资金管理有领导分管、有机构协调、有人员办事、有制度约束的“四有”机制。
狠抓机制建设。万州区坚持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严格实行“党政统一领导,项目业主全面负责,纪检监察全过程监督,银行、审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移民资金管理体制,确保移民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狠抓制度建设。按照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及重庆市的有关规定,万州区制定了城市迁建、工矿企业迁建、农村移民安置、专业设施复建、环境保护等项目资金和移民培训费、勘测规划设计费、监理费、行政管理费等管理办法,严把资金审查关、拨付关和使用关,以严格的制度管住源头,用规范的程序预防腐败。到2004年,万州区共制定《移民资金拨付程序》等21项规章制度和240多条内部管理规定,推行办事程序上墙和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公开移民政务,公示移民政策。
严把移民项目投资概算关。万州区严格按移民规划办事,坚持做到“三个不准”和“两个严格”,即执行规划不准走样,建设规模不准扩大,迁建用地不准超标。严格按照规划和投资流程概算实施搬迁,严格按标准办事。
严把移民资金审核关。万州区重点开展移民工程预(结)算、资金使用和财务审核等三项审核工作。严格按照“十个不准”审核把关,即不准转移资金用途,不准借支和挪用,不准设置“小金库”,不准支付赞助和摊派,不准随意调项,不准将生产性资金用于非生产性开支,不准用移民资金抵偿非移民性债务,不准多头开户,不准请客送礼,不准铺张浪费。
严把移民资金使用关。实行“四专”制度,每个使用单位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和专款专用;实行会计委派制,对全区移民乡镇均由移民部门委派会计,实行村账乡管,按月做账,定期公布;实行“五公开”制度,即公开移民政策、移民对象、补偿标准、安置去向和办事程序。
强化网络作用,发挥监管合力。万州区将移民资金监管体制逐步调整完善为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纪检监察和移民部门组织协调,法院、检察院、审计、财政、银行等17个部门组成的移民资金监督网络。将监督网络延伸至移民乡镇街道,从而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逐步完善移民资金监督网络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文件交换和案件线索的移交制度、联合检查制度、工作月报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等。
强化效能监察,确保监管实效。2004年,万州区围绕移民干部作风、信访稳定、外迁移民和重点工程建设四个方面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在移民外迁工作中,开展了报名审查、实物调查、运输护送、安置销号等参与式督查和搬迁运输专项督查,有力地推动了外迁移民搬迁运输的顺利实施。
强化资金整改,狠抓监管落实。针对移民资金专项检查、内部审计、稽察和国家审计发现的问题,万州区督促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人员,限期整改到位。针对移民资金整改难的单位负责人,采取组织谈话、召开专题会议、发监察建议书等形式,进行检查督促。全区累计整改有问题资金2.2亿元,整改率达99%以上。
强化法纪监督,加大监管力度。万州区坚持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纠。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畅通反映问题和举报线索渠道,规范和严格案件查处程序,严肃追究违纪违规责任,严厉惩处腐败分子。近两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移民群众信访举报104件,初核104件,立案11件,处分14人,共挽回移民资金500余万元,法制效果和社会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