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由于国内厂商大张旗鼓地向国外厂商从以前的游击战向阵地战展开后,2003年是国外厂商打出漂亮的防守反击型的本垒打的一年。这以SAP为代表。SAP正式发布了All-in-One方案,用“88万元起售、99天完成实施”的豪亮口号阻止了国内厂商向其传统的中高端客户市场的大举进攻。负责此项业务的原金蝶副总裁、现SAP高级执行副总裁黄晓俭非常老道地把这块业务通过国内优秀的合作伙伴发展行业应用方案的举措让其在中国生根了。不同背景的SAP在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各自圈了一块熟悉的地,在相应的行业应用市场中发展ALL IN ONE的应用,并获得了SAP的“垄断经营”的保证。于是乎,短短几个月内,大江南北都知道了“All-in-One”这三个英文单词。虽然,关于客户后续投入以及标准化的适用性等争议一直不绝于耳,但是市场已经在喝彩。
如果说ALL IN ONE让SAP断了国内厂商的“猖狂”进攻,利用国内老资格合作伙伴的本土实力,让自己可以继续悠然自得地耕耘收入颇丰的高端市场,下了一招“以华制华”的好棋后,更是步步紧逼地以一招“以夷制华”的一剑封喉断了国内厂商的生财之道!这一招的名称是”SBO”! SBO以8万元的价格携带着区区3个并发用户的授权许可计划把所有让SAP心烦不已的国内厂商都逼回到进销存与财务的一亩三分田里去,彻底在中国市场上将他们打回原形。SAP凭借着”All-in-One”与“SBO”两招毕杀技大有一统江山的豪气。而紧随其后的ORACLE却含有作为,虽然中小企业套件也屡有耳闻,却“只闻楼阁响、不见人下来。”应该承认,SAP打了一场漂亮的组合拳,站稳了在中小企业应用势头迅猛发展后的新脚跟。
收购这个名次原本在管理软件领域非常陌生,但是2002年后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几乎每个季度,行业内都有足以改变地图的大手笔上演。原本2003年的收购应该是商业智能的厂商们的好戏与“集体奖”,这一年几乎所有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专业商业智能厂商迫于生存与发展的压力都完成了收购与被收购。让许多观察者都以为是商业智能应用大发展前的序幕而激动不已。不曾想到,ORACLE以对于PEOPLE SOFT的收购而抢夺了所有的光辉。
PEOPLE SOFT原本收购J.D.Edwards已经让并不熟悉收购的ERP行业者为之兴奋与震颤。大家都希望这对新帅带老将的组合可以形成完美的组合,借着PEOPLE SOFT在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优势与资金实力结合J.D.Edwards十数年的制造业经验可以挑战ORACLE在ERP领域新建的权威,甚至有好事者已经探讨新组合取代ORACLE将ERP霸主SAP挑下马来的可能性了。
ORACLE的艾利森果然也是见识过人,不宽PEOPLE SOFT怎么声明此举并非针对任何特定的第三方,他硬是一口咬定他们是冲着ORACLE来的。其一脸义愤犹如布什指控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时一样。原以为完全可以像以前一样大打出手的艾利森也一如既往地发挥那大鲨鱼的个性,张嘴就咬。ORACLE仗着巨大的资金实力认为有着一副好胃口足以消化PEOPLE SOFT,未曾想到如此艰难!先是质疑这场收购的合法性未果,继而提出收购并对方董事会拒绝。不得已下向二级市场发动了收购要约。PEOPLE SOFT在如此的窒息环境下,却从容应对。“毒药丸计划”、董事会声明、申请法律保护……几招还击后,ORACLE惊然发现自己在欧盟和美国都面临非法收购的指控与调查!根据西方法律体系的复杂性决定,这场大戏估计会持续上演几年,除非任何一方疲于奔命后偃旗息鼓。不管结局如何,我们欣赏着这出ERP行业内前所未有的收购战。善良的人们希望PEOPLE SOFT赢得最后的胜利,给予世界一点新鲜感与悬梁;激进的人们希望ORACLE最终一锤定音,让这个世界少一点杂音与意外。鹿死谁手?
其实,即使SAP一统江湖,那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不过根据经典定义,SAP由于占据了全球市场超过30%的份额早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疾风知劲草,无数的新老厂商仍旧俯身活着,而且以各种方式获得不错。
QAD,这个行业内最著名的“夫妻老婆店“(创始人系夫妻),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活得不错,而且由于精准的四大行业定位,让SAP都觉得是一个难啃的骨头。今年在不声不响中收获了不少的江山,特别是屡屡在汽车业的建树让大家惊呼不已。前一阶段与上汽联合召开信息化会议,期间传出似乎是主办方可以模糊的措辞,让大家猜疑是不是取得了上汽的头筹?那可是无数厂商梦寐以求却从未得偿所愿的断肠处啊!
EXACT,原本只是众多小厂商中的一支,凭借2001年收购MACOLA后大举进入北美以及制造业市场。2003年EXACT在中国大大地进行了市场营销,全国巡展甚至不放过无锡等三级城市,拽着AMT向北大捐赠软件。列位看官须知,诸如北大此等一流名校向来对于中小厂商的热情是爱理不理的。EXACT可是大大地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以北大的眼光,EXACT岂不是中国最好的国外中小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
MAPICS,脱胎于原IBM的老兵。前几年由于AS400平台的原因一直在新客户开发上举步唯艰,未曾料想今年轻易获得SYMIX的送怀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型管理软件供应商摆脱一蹶不振的局面。SYMIX的挣扎史不可谓不艰辛,首先是为了向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应用转型,收购了FRONT STEP。继而索性连名字也改为FRONT STEP,仿佛彰显了向电子商务进军的决心。收购方启用被收购方的名字,这种举措很有创意吧?而为了不再受PROGRESS数据库(一种处于被淘汰命运的早期数据库技术产品)的局限,大力发展基于SQL SERVER与ORACLE平台的新产品。发展新产品阶段对于一个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是很大的,特别是新一代的、寄希望于扭转命运的新产品。据说,SYMIX就是因为最终区区3000万美元的资金周转不灵而走上了“卖身”的不归路。合并后的中国MAPICS,面临诸多磨合事项,虽然做收渔翁之利,却也平添很多暂时的烦恼。2003年看似平平淡淡,内里谁知多少辛酸与暗流?不过,SYMIX死于PROGRESS之下是否让同样采用数据库技术的QAD多了些胆寒?
ADONIX(中文名“华拓”),目前知道这个名称的专业人士绝对在总数的10%以下。这是一家源自法国的ERP公司,在AMR制定的TOP100“天下英雄榜”上也是有名有姓的角儿。2003年,在不事声张的前提下,录得了千万的收入。对于一个第一年在中国大举开展业务的新手而言,已经不是“刮目相看”可以形容,绝对是“大跌眼镜”。特别是在中国欧来雅全面替换四班的战役,让他们在中国的同事们腰杆硬了不少。ADONIX是一群充满热情的青年人,他们试图打破大家关于“目前ERP市场竞争激烈,罕有新手机会”的定论,牢牢定位于中小规模应用,誓与国内厂商一决雌雄。这是全新的思路,也许他们会成功。至少,给国际ERP供应商多年的沉闷中注入一丝活力与新鲜。
在所有关于ERP市场终结者的猜疑中,夺标呼声最高的是SAP。可是最有黑马特征,并且可以一反ORACLE目前表现出的增长乏力的新人却是微软。
ORACLE曾经想凭借数据库市场的近乎垄断的地位冲刺ERP市场并成为新冠。艾利森的确实现了5年内成为第一的誓言,可惜也仅仅维持了半年。以后与SAP的差距逐渐巩固,以至于目前看不出任何再次夺冠的希望。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更是逊于SAP。前一阶段,ORACLE中国区的高层与结构调整震得很多ORACLE人离开。与ORACLE非常类似的是微软,一样的非管理应用的庞大客户群基础、一样巨大的现金流保证、一样偏执的当家人与企业文化。微软2年前既已宣称进入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当时引起不小的震动。由于对此的恐惧与示威,很多ERP厂商远离了与SQL SERVER数据库的合作,转而向IBM的DB2投去橄榄枝,就像当年ORACLE进入ERP市场后远离他的数据库一样。比尔.盖茨不怕。他轻轻一挥就将NAVISION收入囊下,先后又收购了其他管理软件厂商。微软的收购原则是“不买贵的”。也许微软对于自身市场切入的能力以及中小企业座位切入点的定位很有信心,所以无需大牌软件来助阵。比尔.盖茨给大家绘就了一副美妙的景象:未来的微软应用产品将全部以OUTLOOK为门户。试想一下,现在你习惯的邮件软件-OUTLOOK将成为一切应用的门户将是多么棒?!厂商们的担心是如果微软这次又像当年进军浏览器市场采用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免费捆绑在操作系统上的市场营销手段,自己是不是下一个网景?!也许,并非杞人忧天的厂商们已经在准备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起诉的材料了。所幸,这次微软没有这样做,不知道是不是受司法纠缠而困惑才没有这样做?
整合后的微软CRM已经在北美市场获得数亿美金的年销售额,数一数在AMR的“天下英雄榜”中年销售额大于5亿美金的厂商的数量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虽然,微软目前关注的客户群是微型与小型市场,而且没有进入亚洲市场的时间表。但是,这把悬在所有厂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像原子弹一样让所有厂商寝食难安,也许这就是“核威慑”在ERP领域的演绎。不知微软何时在中国剑拔弩张?也许比尔.盖茨也不希望微软在管理软件市场走上ORACLE的困局?目前ORACLE的状态虽然非常具有实力,但与艾利森当年的起兵誓言还有很大的差距的。
提起中国的管理信息化,不能不提起用友。用友已经形成老大一家的雍容,起略有“京片子”的文化与皇城根下的背景让他在15年的征程里攻城略地。虽然很多国内厂商并不信服,但是眼见着他一日日地壮大,以至于形成中国的SAP般的地位。用友曾在2001年以前所未有的高姿态与高预期在主办上市,可惜沉浸在鲜花中不满半年就被套牢的股民大大驳斥了一番。不过,王文京却是一个很有城府与谋略的人。2002年风言500万年薪空降何经华抢夺了所有人的眼球,而且的确带来了不少的变化。2003年的用友没有什么可以撩动市场心弦的高音,不过稳扎稳打中把业绩进一步的提升了。其实,惯于兵法的人都知道,群雄逐鹿中,最让大将胆寒的不是刀光剑影中的对阵者,而是伫立一旁、默默无语者。他的一剑可能是奠定乾坤的一剑,也可能是在自己无暇分身之际的索命剑!正如成语所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友决不是渔翁,但是相对的低调还是非常可怕与可疑的。不知从哪一年开始,用友就与金蝶形成了一种客观上的默契:金蝶总是提前一步提出新主张与新战略,用友总是稍后跟上,可是往往是最后用友表现更好。于是,金蝶永远在疲惫地“激情”演绎,用友则沉稳的“亦步亦趋”。这到也合理,用友毕竟家大业大,船大掉头难。不过,大船要是掉了头,小船就很难再领先一步了。
2003年,金蝶大大的在市场上热闹了一回。不断推陈出新的概念在不断激励市场神经的敏感性以外,也不断地激励着客户把信任与金钱交给了金蝶。年初,金蝶惊人地提出“ERP已是明日黄花”的论调,一时间市场响应激烈。除了赞许金蝶的激情与勇气外,质疑与幸灾乐祸的同道中人大有人在。一番台前幕后的酝酿后,似乎金蝶的论调与政府支持企业采用ERP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有所抵触。于是,下半年新版本的金蝶ERP产品再次隆重登场。作为旁观者,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也不愿意过问其中的细节。只是对于概念频出的国内供应商的做法有些疑惑。金蝶一口气在今年打了三张牌,首先是ERP、其次是商业智能、最后是10周年庆。第一张牌最后金蝶自己收了起来,放弃了推翻ERP的行动。第二张牌用友优雅地以与HYPERION的合作接了下来。颇为微妙的是,HYPERION曾是金蝶的合作者,而其收购的BRIO恰恰是金蝶目前最好的商业智能产品合作伙伴,真是冤家路窄啊!至于第三张牌,金蝶几乎以嘉年华的方式浓墨重彩的包装,将金蝶的10年是中国民族软件自强史的10年。用友没有吱声,的确在别人大喜之时泼些冷水不是君子之举。,用友打算纪念自己的15周年。
新中大作为国内管理软件三甲之一,一直是大家期望给持续多年之久的用友金蝶之战带来一些新内容的希望。用友与金蝶的銮战完全与SAP和ORACLE的争斗一般无二。新中大似乎被大家历史性地赋予了PEOPLE SOFT的角色。
传闻已久的上市计划已经两年没有定音。传言石钟邵的刚愎自用以及民营企业的中国文化早已让很多羽翼丰满的老将和侍才自重的外脑们痛苦不堪,上市的远景让许多人愿意再等一等。可惜,目前看起来遥遥无期的上市计划让等待了两年之久的部下再也难以忍受了。不断地传出高管离职的传言,新产品开发上表现出青黄不接。其实,这些问题的背后直接在质疑新中大的资金能力。石钟邵是中国创业企业家,大部分的中国创业企业家都有很深的情结,一直学不会做一个东家,而执着于经营管理不能自拔。王文京是一个例外,也许这是用友一直可以遥遥领先的原因吧。我一直相信一句话:领导人的性格决定企业的命运。话锋回转,新中大2003年的全国市场会议和代理商大会据说都放在韶山了。不知道石钟邵希望作为毛泽东故乡的韶山给大家一些什么启发与暗示呢?而用友与已经收购了开思的金蝶可能都没有更多的金钱与兴趣可以放在同场竞技的新中大身上了。新中大的命运也许是未来2年内国内管理软件领域最大的悬念。我们不仅要问一句:尚能饭否?
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这是一个成立尚不足两年的公司,却是一个走过超常规发展道路的公司。神码的母公司与原联想的渊源,不能让人忘记联想这个中国PC市场终结者的威力。而神码与台湾最大管理软件公司鼎新软件的合资让人再次担心他是否会在中国ERP市场续演联想的终结者续集?无论从互联网搜索还是其他角度,有关神码的信息是几大国内厂商中最少的。神码是非常低调的,低调到似乎是不屑于其他国内同仁们同日而语。也许,神码的联想背景与鼎新合作赋予了他充足的底气奉行国外厂商才有的贵族气质与路线。曾经有一位神码区域总监私下戏称神码没有市场宣传预算。不过开张头两个月两千万销售额,首三个季度超过五千万的营业收入,第二年数以亿计的成绩,的确不可小觑。神码管理系统公司的目标是成立三年内在香港分拆上市,全体员工正为自己的期权而奋斗。而神码相对于其他从财务软件白手起家的国内竞争者们相比,其精确的定位在预算介于50万-100万的制造业ERP市场,让其他对手难以一斗。国内的厂商们由于行业积累时间短,实在不具备全面角逐的实力,国外厂商在成本上难以负担这相对低端的市场开拓。市场空隙形成了。神码会成为中国市场的终结者吗?也许会,但是SAP的”All-in-One”以及微软的伫立让最终的答案增加了无穷的变数。神码会成为国内管理软件供应商的终结者吗?很有可能,也许就在3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