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你平时出门时会检查身上什么东西不要落下?对,钥匙、钱包和手机,一个都不能少。许多移动厂商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事情会省心很多,人们只要揣上手机就基本万事无忧了。如近日,诺基亚、厦门移动、厦门易通卡公司和飞利浦四家公司在厦门启动中国首个近距离通信(NFC)手机支付现场试验。由厂商招募的百名志愿者拿着NFC手机,在不使用现金和信用卡的情况下,在电影院、公交车、面包店进行了消费。
看到这里,很多用户可能会嗤之以鼻:不就是手机支付么,早用过了,不好使,麻烦得很。诚如其言,移动支付已经热炒了4年,国内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4亿,但使用手机支付业务的用户却依旧寥寥。落后的技术和繁琐的操作使得手机支付市场始终没有兴旺起来。有数据显示,直到2006年6月,中国移动“手机钱包”业务用户数才突破了1000万人。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手机支付目前采用的支付手段不外乎三种:短信、语音和JAVA/BREW.但是利用手机开展的金融业务,要求通信的实时性比较强,而目前在手机支付业务中主要应用的短信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是储存并等条件具备后才会转发,这样就出现了一定延时性。延时造成购物等一些业务品种利用短信息来实现时并不理想。而采取语音方式,又会产生通话费用,导致交易成本增加,采用JAVA/BREW 则对手机配置要求较高,这会提高使用门槛,不利于手机支付业务的推广。
其次,在一次支付过程中需对身份确认码和消费码进行双重确认。消费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手机支付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甚至不如传统的货币或信用卡支付方便。
可见,便捷已经成为移动支付能否火起来的关键词之一。如何突破技术的瓶颈,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便成为发展手机支付的当务之急。
NFC作为一种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标准,可以实现电子终端之间简单而且安全的通讯。不管是在电影院、公交车还是面包店,都只需拿手机在刷卡机前轻轻一晃,谈笑间完成交易。目前,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已经被应用于德国和美国的公交系统,荷兰Roda JC足球俱乐部用其作为门禁卡和票务应用。在法国,居民可使用手机作为支付工具在特约零售店与停车场进行支付,并下载旅游与公交服务信息,相当方便。
有野外探险经历的人都知道,探险时一把瑞士军刀几乎是必备之物,用处极大。而根据AC尼尔森调研公司今年在中国进行的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等支付工具集成到手机上。倘若真有一天,NFC手机注入了公交卡、银行卡、电子钥匙等功能,它或许就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那把瑞士军刀。
不过,老百姓在消费时最关心的还是两个问题:钱的多少、钱的安全。首先无论是什么技术的手机,在节省成本上并无长足进步。用户使用NFC手机消费,即使可以省去通信费,但银行的手续费和运营商的服务费照常是免不了的。那么肯定得比传统支付多掏钱,老百姓是否会为了便利而为此买单,这就得打个问号了。
作为传统的消费者,笔者也想问一句,这样消费安全么?挥一挥手机,带走一批商品,自然潇洒。但是手机被盗,并由此账户里少了几两银子,岂不是弄巧成拙?“一个可信的第三方公司是必须的,他们保存着用户的消费信息,是手机秘钥的保管单位,一旦手机丢失,在用户挂失之后,他们将立即将该手机锁死,并还可以帮助这位用户重新复制一张保存记录的数据卡。”这种说法很有代表性,只可惜在国内市场,这种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暂时还未浮出水面。这个问题一日不解,NFC的推广便寸步难行。
NFC的命运尚未可知,但是笔者断言,未来近距离非接触通信技术必将成为移动支付业务的主流技术。
理由有三:其一,方便才是流行的硬道理。便利与快捷始终是移动支付的努力方向,当移动支付因近距离非接触通信技术的支撑而比传统支付提高了N倍效率,用户将真正体验到心随意动的乐趣,就没有理由不接受。
其二,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若是基于该技术的移动支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保证用户的工作重心,何乐而不为?
其三,尽管仍有成本和安全两只拦路虎阻碍于前,但商家并非没有驱狼避虎之策。高成本的阴影可以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大范围的应用带来的规模效益所冲淡;安全问题则是在等待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的尽早介入。无论如何,NFC已经突破了手机支付的技术难关,为移动支付的加速发展增添了催化剂。未来需要成本更低、更具开放性、更加安全的近距离非接触通信技术应用到移动支付业务中来。当越来越多优秀的非接触通信技术诞生、成熟,移动支付将更上一层楼。并且随着成本、安全等问题的一一解决,我们完全有理由乐观,近距离非接触技术有能力带领手机支付走出不温不火的境地,甚至可以说,距离沸点也就是一步之遥了。
防骗论坛在各大网络悄然兴起,每天这些论坛都涌进大量的消费者,不论是“电子支付安全怀疑论者”、“支持者”,或者各打一棒的客观评价者,都聚集在这里分享各种防骗经验。防骗论坛的门庭若市说明电子支付的安全门槛再高,也抵挡不住快捷、方便、大势所趋的电子支付方式对消费者的诱惑。
同时,这样的论坛里处处活跃着电子支付企业代表热情的身影。他们为用户解决安全方面的疑难问题,为自身做技术安全性的宣传,希望能卸下消费者对于电子支付的心防,培养一个有利于电子支付发展的市场环境。
从电子支付诞生的那天起,支付安全就成为了所有希望电子支付健康成长的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于在线或移动支付,首当其冲的安全任务就是要确保涉及交易双方合法权益的内容不受非法入侵,比如:数据的保密性、可用性、完整性、鉴别能力、授权的安全和交易不可否认性。
针对电子支付各种不同的安全性要求,目前已开发出的较为成熟的相应技术措施包含两个部分。第一是系统本身:包括防火墙、防病毒、内容管理、软件管理;另外一部分就是客户端,即CA认证、身份认证、动态口令等。
各种技术的完善催化出日臻安全的电子支付模式。目前实现安全电子支付主要有两种模式。
SSL(Security Sockets Layer)即安全套接层协议,是国际上最早应用于电子商务的一种网络安全协议。由于在认证交易双方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因而慢慢退出主流。
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即安全电子交易模式,一般用来确保在开放网络上持卡交易的安全性。SET协议在安全性方面主要解决五大问题:(1)保证信息在Internet上安全传输,防止数据被黑客窃取;(2)保证客户与商家信息的相互隔离,客户的资料加密或打包后通过商家到达银行,但是商家不能看到客户的帐户和密码信息;(3)解决多方论证问题; (4)保证网上交易的实时性;(5)促使不同厂家按照一定的规则开发软件,使其具有兼容性和互操作功能。相比之下,SET标准更适合于商家、消费者和银行三方进行网上交易的国际安全标准。由于确保了交易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快捷、方便、安全的网上购物环境。
安全电子支付模式的设计为安全支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国内很多的银行、厂家也在安全技术和产品上面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他们用的产品和技术目前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从安全技术发展到厂家对安全的高度重视,本意是想造就一个欣欣向荣的电子支付市场,但就是这个市场依然让消费者感觉不到安全,这是为什么呢?解决方法又如何呢?
首先,一方面来说,技术的安全是建立在可支配成本的基础上,如果资本到位,厂商可以把安全技术做得非常全面。另一方面,除了技术之外,公司内部良好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国外很多公司因为成本原因不能使用比较好的技术设备,所以他们就派出一个团队进行“7×24”小时的监控服务,通过即时监控来保证各种信息的安全。
其次,“再安全也要表现给客户看。”天威诚信数字认证中心副总裁李延昭如是说。即使你技术做到很好,但是钓鱼网站依然横行。为什么?从一个体系来讲,你厂商做到了,也知道了有多安全,但是用户却并不知道。厂商必须告诉客户怎么去访问,告诉他运用哪些手段可以识别访问的网站是否安全。
最后,尽管电子支付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安全和诚信问题,但作为电子商务的中心环节,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关键是从立法和技术两方面一起进行逐步完善。安全厂商在电子支付安全软件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目前已有《电子签名法》、《网上支付管理指导》等指导性法规,而且相关法规正在进一步的完善中。与此同时,网商若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安全技术,并且不断建立自己良好的管理机制,再加上自己的优质服务,必将能够正确引导消费者,建立一个理想中的电子支付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