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民营全国性连锁书店,席殊书店曾遍布全国400多个城市。而今,600余家加盟店或倒闭、或更换招牌,这个曾被誉为惟一能与新华书店抗衡的民营连锁书店代表,走到了穷途末路。
一向被认为是风险低、回报稳定的特许加盟,放到图书市场就成了笨拙不灵的商业模式。几年前这一模式在该行业也曾呼声甚高,现在却让众多特许书店面临与席殊同样的命运。
先锋书店是徐州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学术性书店,该店总经理沙剑锋通过10年经营终于成为徐州民营书店的老大。据他介绍:“先锋在徐州本地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前几年一直在尝试做特许加盟,但现在都在收。”
因为先锋书店的特许加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从总店统一进货、配送的店面,全部倒闭。而某些只借用先锋名字,不交加盟费,完全自己经营的反而能成功。“以濉宁县一个先锋书店为例,原本是我这边的加盟店。但老板感觉学术性的书店在县城无法存活,马上转做教辅,与我这里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可是事业却越做越大。”
上海学友书店业务经理邱建华介绍,上海先行考试书店也以发展特许经营为主,最快的时候市区一下子发展起十几家加盟书店。但由于经营不善,现在都变成了私人承包。
与这些失败形成反差的是,2005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特许经营发展蓝皮书》显示,图书音像销售是特许经营10个投资热门行业之一。而前不久,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的《2007中国特许经营发展报告》显示,书店新增体系却接近于零。
这个理论与实际的巨大反差,足以得出“中国的民营书店难以靠特许加盟发展”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