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经营的服装种类一般大致相同,包括休闲服、羊毛衫、衬衫。内衣、家居服、儿童服饰、鞋帽、袜子等等。在款式上,超市服装大多是比较简单大众的款型,不走流行路线,同时在价格上,都非常便宜实惠,而且一般都有质量保证。
在超市购衣的大体分为三类:中老年人、学生和工薪阶层。他们比较喜欢在超市买衣服的原因是,他们比较注重价格,对款式没有特别的要求,而且不用担心服装的做工质量。
童装的更换率高,父母给孩子买衣服时物美价廉是第一要素;还在读书的学生虽然对衣服款式也有要求,但花着父母的钱上学,总有一种“欠账感”;工薪族则主要是图方匣,在超市购物时,顺便捎带一些家居或者旅游等非正式场合穿的衣服。
据杭州好又多量贩超市的负责人介绍,超市对生产商的”三证”控制很严。并且,超市都巳实现了连锁经营,连锁超市的商品都是一样的,因此生产规模较小的生产商就算“三证”齐全,如果供货跟不上超市几十个连锁店的需要,也是会被淘汰的。超市从准入条件上就对服装质量进行了最基本的控制。
由于大批量采购,超市服装的价格可以说接近零售底线。但也正是因为供应量大,服装生产商还是愿意以极其微薄的利润何开超市销售渠道。在杭州,有的超市一件像模像样的衬衣19.9元,一件彩色女T恤12.9元,一套家居服24.9元。这样的零售价格,足以让杭州四季青这类专业服装批发市场汗颜。
超市服装另外一个低价位的原因就是,超市也是一些拥有品牌服装的企业处理积压、滞销、换季产品的一条有力通道。一些知名品牌的换季产品,价格自然比专卖店的当季商品低得多。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超市有时也在扮演“临时的OUTLETS”。
就一般情情况而言,以跑量为主的服装企业往往喜欢选择超市作为他们产品的卖场。在人们的印象中,超市服装只以价格便宜见长,而在款式和品牌方面却无甚可取之处。
在超市的各类服装中,内衣一般会有国内外比较响当当的牌子,像“三枪”、“宜而爽”等等。而休闲服、睡衣、家居服等牌子就可能没有那么响亮了。
但凡进人了规模性经营的品牌,一般都不会选择将超市作为自己的主要销售渠道。即使那些符合超市销售的休闲名牌,虽然对超市的人气、人流非常看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以专卖店形式销售自己的产品,以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他们大多认为,真正有品牌意识的购买群是不会购买超市服饰的,服装进入超市无意之中便降低了自己品牌的档次。
然而,近几年随着零售市场呈现出的多样性,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_一些品牌服装企业也开始注意到,在某种层面,大型的超市似乎不比百货商场的魅力低。有不少中国的品牌服装学着打起了“超市牌”,比如开开、海螺和名勋等。
同时,一些超市也开始吸引品牌服饰入驻,开设服装专卖店,以求获得新的利润增长。比如,仅麦德龙一家,目前称得上品牌服装的大约就占到全部服装的40%左右。
在大型超市的发源地美国,消费者甚至可以在超市买到像LACOST和CalvnKlin这样的大牌子。而在国内,由于这类品牌大多还只是由代理商在国内发展,现阶段很难打进超市。
当然,对中国的超市服装而言,最大的竞争还是来自百货店。毕竟,超市服装目前还不是服装销售的主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品牌同时在百货店和超市发展,就必然面临一个货品价格混乱、品牌形象受影响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在同一个品牌下,开发不同的产品系列,如专供超市的大批量产品,和专供百货商场的商品,把“超市版”和“百货版”彻底分开。
“开开”早在2年前就开始这么做了,他们专门设计生产了一系列专供超市销售的产品,包括衬衫、西裤、休闲西装等,在超市里大打“开开”品牌,成效很不错。而仓储式、会员制的上海麦德龙商场,还打算在明年与著名的运动服品牌NIKE以及童装品牌“米奇”合作,开发专供超市销售的NIKE和“米奇”。
超市服装的品牌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无疑给在超市购买服装的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其实,超市的服装有其独特的定位取向。把握好了,其销量不可小觑。此外,大型超市的聚市效应、川流不息的消费者,也正是服装企业打开服装零售另一扇窗子的潜在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