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目前中国房地产业融资结构的不合理现状,就必须实现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应当朝上市融资、股权融资、信托计划等直接融资方向大力发展,但是如何运用这些在国外很成熟的融资渠道,还需要更多的交流、探讨和改进,使之适用于中国市场,并寻求政策导向与其无缝结合,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避金融风险,利用外资又要防范外资的大进大出背后容易引发的问题,一定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房地产商的钱哪里来?一是银行贷款,二是楼房预售款,三是其他方式。有开发商希望企业上市,上市就可以吸纳社会资金。长期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一直沿用单一的香港模式,香港模式中显著特征是房地产开发商更多地依赖于银行提供资金。根据统计,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自有资金占房地产开发不到17%,而在美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更多地来源于社会大众资金,只有15%左右才是银行资金。另外,国外的一些保险融资,养老金等都可以投资于房地产,而按目前的法规,中国保险公司禁止直接投资于房地产,养老、企业年金等都不可以参与房地产开发,显然中国的房地产开发融资都集中于银行体系,同样房地产衰败的风险对金融体系的破坏和威胁也会更大。
中国加强对房地产业调控、严格规范土地市场。土地和资金是房地产业的命脉。控制土地和信贷,即等于扼紧了房地产业的咽喉。对于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国际融资犹如一匹野马,不要避而远之,不要“怕”字当头,而要善于学习,提高驾驭技能,使之早日成为自己的一匹宝马良驹,为我所用,为我效力。
在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新形势下,房地产开发商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政策走向与发展趋势,如何开辟新的房地产融资渠道及融资方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多元化融资是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必然选择。但如何降低融资成本,哪种融资工具的使用成本最低廉,是房地产企业考虑最多的问题。有效地利用外资,借鉴成熟的管理模式都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契机。
“商者无域”,国际资本的大融合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各种金融手段、融资方式,将成为房地产企业资金渠道的有效补充,可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给众多开发投资商公平竞争机会,也必将引发行业的新一轮竞争和意义深远的变革。从而使得整个房地产业不断走向成熟。
随着房地产金融的快速发展及其在金融市场中比重的不断提高,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对于保持中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与完善住房制度、加强住宅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要求相比,与防范金融风险和保持金融稳定的要求相比,尚有不足之处。因此,当前中国还需要加快房地产金融创新步伐,进一步健全房地产金融体系。应尽快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自有资金比重。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开发商的资金来源,来自银行的只占不到20%。
有人担心取消用预售来融资开发房地产的做法,会导致房地产业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那样的不景气状况。其实,那时尚未实行低资本金与独特的预售融资等优惠政策,故不景气是由于开发商以优惠政策廉价拿到地后却没资金开发,加上购买力又不足而引致的。今天,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产生的巨大购买力,开发企业经过多年的资本积累,已产生了不少年销售商品房100亿元的房企。
目前,中国国内针对房地产证券化还处于争论当中。在宏观调控下,对房地产开发商,在一些条件影响之下,产生了很大的资金缺口,这些缺口基本上是没有办法以贷款形式来填补的。有人想到了国际融资,而很多中小企业不熟悉国际融资的运作方式,不善于尝试,担心出了问题不会处置,比如怎样签合同?利息是高是低?一旦撤资咋办?等等,心存顾虑。
目前房地产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这导致了银行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对房地产商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一旦风吹草动,开发商就会面临很大的投资紧缩。因此房地产融资应该包括很多种的融资方式,而银行贷款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应该强调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夹层融资,以及用各种信托的方式,到海外、国内市场上融资。
当笔者正准备落笔的时候,央行的准备金率又调整了,我们该怎么判断这一信号呢?大家要仔细打打自己的算盘,算计一下今年日子怎么过,怎么过得好一点。多务实一点,少跟风一点。